臨高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讓土地發揮最大效益。記者 李幸璜 攝
臨高扶提西村抱團種蒜。記者 蘇曉杰 攝
臨高多福淮山深受市場歡迎。記者 蘇曉杰 攝
在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品牌的同時,臨高還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把休閑農業基地、標準化示范園、畜禽規模化健康養殖小區與美麗鄉村創建結合起來,實施綜合創建工程。農業的路子越走越寬,農村的環境越來越好,農民的笑臉越來越燦爛。
“這些天天氣好,蔬菜長得不錯,早摘早去賣。”12月2日上午,臨高臨城鎮調俗村村民王德挑著一對裝滿青菜的籮筐笑呵呵地說。這幾年,冬季瓜菜種植讓他獲得了不菲的收入。
據悉,近年來,為加快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臨高縣委縣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和探索,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契機,加快推進熱帶高效經濟作物,以市場為導向,讓土地發揮最大效益。
思路?|?發展特色農業,讓土地發揮最大效益
走近臨高天地人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千畝紅心蜜柚種植基地,一片蒼翠蔥蘢的柚子樹隨風搖擺,猶如一層層的綠浪在基地翻滾,柚子的香味不時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今年是第二年掛果,成色比去年好很多,已經有國內外兩家大型品牌銷售商看中,直供一線大城市消費市場。”天地人紅心柚子種植基地負責人介紹,由于臨高的氣候環境優越,柚子成熟比內地提前,上市早,搶占先機,收益不錯,“來年要好好地管理,爭取收入再翻一倍”。
“應該說,經過幾年的摸索,臨高農業發展的思路是越來越清晰的,就是以市場為導向,堅持環保、綠色、生態的原則,大力發展熱帶高效特色農業品牌,讓土地產出效益最大化,讓農民持續增收。”臨高縣委書記李江華表示。
據悉,近年來,臨高按照土地產出效益最大化原則,確立了區域主導產業,有序調減糖蔗種植面積,突出發展香蕉、蜜柚、瓜菜等特色、高效、綠色農業,特別是今年以來,臨高提出每個鎮完成500畝以上退蔗改種任務,計劃三年內退蔗改種達到5萬畝,主要發展種桑養蠶7000畝、檳榔1.5萬畝、福橙6000畝、波蘿蜜2000畝、南藥3000畝、芋心5000畝、油茶樹2000畝等。
除此外,臨高還發展有冬季瓜菜種植面積15.1萬畝,總產量31萬噸,總產值7.98億元;香蕉總面積達7.8萬畝,總產量19.5萬噸,年總產值5.07億元。
探索?|?多種模式并進,打造品牌創示范基地
“臨高既是知名的海洋漁業大縣,也是傳統農業產業大縣,這里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條件適宜各類作物生長,尤其熱帶特色農產品,在臨高可以實現高產高品質。”臨高縣農業局局長符魏翰介紹,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的臨高,曾盛產糧食、瓜菜、糖蔗、花生、芝麻等,傳統熱帶作物有橡膠、胡椒、香茅、咖啡等。
近年來,臨高為發展熱帶高效農業,打造品牌農業示范種植基地,也是煞費一番苦心。一方面,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大力引進農業龍頭企業,例如按照省農業廳要求,組織申報海南天地人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香蕉標準化基地8000畝;落地海南高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600畝紅蜜柚產業化項目;發展海南瓊紡桑蠶發展有限公司標準化桑蠶基地500畝……使得臨高涌現出一批知名農業企業,特別是海南天地人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全省香蕉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品質最好的香蕉龍頭企業,將臨高種植的香蕉輸入國內外市場。
“引進龍頭企業有幾個方面的考量:一是可以為臨高帶來先進的種植理念和技術,改變小農時代傳統狹隘守舊的思維,提高土地產出效益;另一方面,龍頭企業有更強的經濟實力,在完善水利灌溉基礎設施方面,比零散的農戶更有優勢;此外,企業對接市場,可以解決農產品的銷售問題。”臨高縣縣長曹文表示,臨高在發展龍頭企業的同時,還充分利用“公司+農民”、“公司+合作社+農民”等多種模式,從而發揮企業的輻射帶動效益。
截至目前,臨高已建成香蕉、木瓜、紅心蜜柚、長壽五糧、多文空心菜、種桑養蠶等多個農業品牌示范基地。其中,今年新種東英淮山1550畝,總面積達3050畝;新種芋頭1500畝,總面積達5000畝;新種甘薯2850畝;新種柚子2500畝,總面積達11860畝;新增種桑養蠶1100畝;完成多文頭神空心菜500畝基地的規劃設計;完成波藏嶺水芹500畝基地的規劃設計;著手申報富羅鄉地瓜、扶提大蒜、和舍水芹、東英芋頭等品牌商標的注冊等。
成效?|?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有了新環境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品牌的同時,臨高還推進了“美麗鄉村”的建設,把休閑農業基地、標準化示范園、畜禽規模化健康養殖小區與美麗鄉村創建結合起來,實施綜合創建工程,重點創建了博厚五堯等5個“美麗鄉村”,創建天地人等3個休閑農業基地。與此同時,積極推廣沼氣、養殖小區、種養基地“三位一體”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新增農村沼氣池用戶400戶,新增養殖小區沼氣池9個,大型農村沼氣池1個。
今年,臨高在此前已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征收的意見》的基礎上,又連續出臺了《臨高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扶持補貼辦法》、《臨高縣品牌農業發展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臨高縣農業發展風險資金管理辦法》、《臨高縣災后恢復生產小額貸款貼息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快農業發展,促農增收。
數據顯示,2014年,臨高從地方財政中安排產業結構調整扶持資金500萬元;今年,臨高從地方財政收支預算中安排農業結構調整500萬元、現代農業發展風險資金500萬元、農民小額貸款貼息300萬元支持發展特色熱帶農業。與此同時,落實糧食綜合直補2606萬元,良種補貼440萬元,惠及農戶4.7萬戶,涉及面積18.27萬畝。
“農業路子走對了,農民就富了,農民富了農村就變樣了。”曹文表示,接下來,臨高還將緊跟當今農業發展形勢,不斷加強有機農業生產規模,并通過發展有機農業,進一步發展旅游農業和觀光農業,實現農業有效轉型,同時,要利用“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模式,不斷加快農業電商化的步伐,并通過電商化增加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實現臨高農業的品牌價值。(本報臨城12月9日電)
數說發展
2014年冬交會:
臨高攬下8.26億元訂單,是歷年冬交會上收獲最多的一年。
2014年種植業:
臨高擁有冬季瓜菜種植面積14.98萬畝,水稻制種面積達到2.8萬畝,被認定為“國家制種基地縣”;
新增南藥、花卉、木瓜種植面積共5000畝,總面積達到2.25萬畝;
組織上報多文頭神空心菜為農產品地理標志,完成頭神空心菜500畝基地建設規劃;
新注冊農業品牌商標10個; ?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5個,全縣達到325個。
加大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463萬元建設瓜菜生產基地及其配套設施,投入1794萬元實施農田整治工程4個,投入2.33億元實施了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江海堤圍整治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水毀工程等水務基礎設施建設。?
?
?
相關鏈接:
省農業廳將突擊抽查出島瓜菜 發現不合格就地銷毀我省推廣冬季瓜菜安全高產栽培技術 專家幫助培訓技術人員定安農業執法大隊原教導員驗收瓜菜大棚徇私舞弊被判兩年?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