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叢村一角。記者 王培林 通訊員 秦海靈 攝
從海榆中線進入,沿著幾公里的蜿蜒小路,便來到這個山高水寒、背靠鸚哥嶺的革命老村——便文村,它是瓊崖縱隊司令部舊址,是瓊崖縱隊首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地。村民全部是黎族,黎族人天生具有的熱情好客、純樸大方的性格,黎族人同時具有能歌善舞、心靈手巧的特點。
近年來,瓊中縣委、縣政府采取“政府+銀行+企業(yè)+農戶”的模式,對該村進行整村民房改造和鄉(xiāng)村休閑度假旅游項目建設。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前提下,由天涯驛站項目開發(fā)公司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和施工,對全村34戶民房進行改造。改造項目完成,全村村民喜遷新居,水泥路、籃球場等配套建設也陸續(xù)上馬,村莊很快變了樣。
便文村被列為我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村莊,省民宗委先后投入200多萬元在該村實施立面民族風格裝飾、文化場所建設和特色產業(yè)扶持。同時,瓊中整合旅游委、民政局、水務局、扶貧辦等部門資金,建成革命紀念館、露營基地、村容村貌整治等,累計投入整村建設資金1000多萬元。
如今的便文村村容村貌已煥然一新,并成了瓊中“奔格內”鄉(xiāng)村旅游的重點村莊之一。每逢節(jié)假日期間,各地自駕游游客紛紛慕名而來。
游客可以到瓊崖縱隊首次代表大會紀念館參觀,熟悉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民族精神;可以穿梭于便文村田間小路,菜畦花叢,盡享鄉(xiāng)野生活;累了,可以到黎家品嘗正宗的瓊中民族特色美食,喝一杯山蘭米酒;困了,可以就地宿營,盡享大自然給予的那份寧靜。隨著便文村知名度擴大,越來越多的驢友來便文村開展露營、登山等體驗活動。
便文村經濟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政府扶持發(fā)展泥鰍、種桑養(yǎng)蠶和山雞等綠色產業(yè)和特色產業(yè),促農增收。2014年人均純收入達7511元。縣委、縣政府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底蘊,力爭打造成白沙起義紅色旅游景點。
?
?
相關鏈接:
“群藝大舞臺”走進云龍革命老區(qū)慰問演出海南名伶慰問革命老區(qū) 為村民獻上精彩演出海南省人大代表黃桂提為革命老區(qū)遵義捐贈《人民日報》 ?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