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劇《紅色娘子軍》海報。
海口網1月14日消息(見習記者梁冰)歷時三年的創作打磨的民族歌劇《紅色娘子軍》將于1月20日在海南省歌舞劇院首演。該劇是海南省文聯近年來著力打造的“六個一”文藝精品工程之一,將海南革命斗爭史中極具代表意義的“娘子軍”這個紅色經典題材,首次以歌劇的形式進行創作演繹。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馮白駒領導的瓊崖蘇區紅三團下屬的一支武裝力量,成立于1931年5月1日,她們絕大多數是來自農村的青年婦女,作戰勇敢,曾在第二次瓊崖蘇區反圍剿中執行掩護任務。1932年8月,國民黨圍剿瓊崖革命根據地,剛剛成立1年零3個月的女子軍特務連奉命在馬鞍嶺進行阻擊,在這次戰斗中,女子軍迎來最為慘烈的一戰,擔任阻擊的二班八名戰士全部犧牲……新中國成立后,女子軍的事跡被藝術家們以《紅色娘子軍》為題改編成電影、電視、芭蕾舞劇、京劇、瓊劇等,娘子軍精神也通過這些藝術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而民族歌劇版的誕生,是對紅色經典的致敬,也是對娘子軍精神的傳播。
民族歌劇《紅色娘子軍》講述了一個海南島上窮苦女兒在紅軍的幫助下逃離壓迫并成長為一名革命戰士,最終為革命獻出寶貴生命的故事。劇本改編于同名京劇,該劇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做出了較大突破,劇本曾9次易稿,在改革和創新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藝術與歷史價值。
省文聯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劇在音樂創作方面,作曲家本著忠實海南本土音樂,并在海南民歌素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突破的創作思想,注重旋律的優美,清晰的海南地方風格和時代感。作為民族歌劇的音樂寫作,作曲家大膽地進行了一些突破,在借鑒板腔體成熟的結構及各種合唱、重唱、表演唱形式的基礎上,融入了人物主題性格化發展和歌劇中國式的宣敘調,以及樂隊寫作的歌劇化、交響化等因素,使該劇在音樂的強烈戲劇化中得以展現,動情感人。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唯一承接性地保留了同名電影中的《娘子軍連歌》,以向著名作曲家黃準致敬。歌劇《紅色娘子軍》總體實現了在音樂、舞蹈、表演和服裝等各個方面的重大突破。
該劇由海南省文聯主席張萍擔任總策劃,中央歌劇院國家一級導演王湖泉執導,海南詞曲家王艷梅、著名詞作家王持久和陳道斌、著名作曲家朱嘉禾等人參與詞曲編改,中央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王慶爽、總政歌劇團男高音歌唱家湯子星、張海慶等人主演。
?
?
相關鏈接:
民族歌劇《紅色娘子軍》舉行發布會 將于20日首演劉蘭芳錄制《瓊崖女子特務連》用娘子軍精神播講評書"向前沖·粉紅跑"萬綠園開賽 海口娘子軍助力"雙創"?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