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瓊臺俊杰
    恣意青春 創意涂鴉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王培琳 時間:2016-09-08 09:12:16 星期四
    ?

    “饅頭”的涂鴉作品。

    王賢鋒正在涂鴉。

    “饅頭”和她的涂鴉作品。 (圖片均由被訪者提供)

    王賢鋒(右一)在涂鴉。

    ?“饅頭”的涂鴉作品。  

      文記者?王培琳?

      安靜的深夜,海口秀英商業廣場的一個健身房內,瓶瓶罐罐的噴漆,凌亂散落,“饅頭”與王賢鋒手持噴漆,靈活有力的手指按壓噴瓶力度不同,便呈現出不同的畫面。兩個人,耗時兩個晚上,一幅20多平方米大小的墻面便被色彩斑斕、充滿自由浪漫氣息的藝術作品填滿。

      作為85后女孩,“饅頭”年紀不大,熱衷涂鴉卻已近十年,經常創作有溫度、有情懷的涂鴉作品,她是會用涂鴉講故事的暖心姑娘。而常帶鴨舌帽的90后男孩王賢鋒迷戀涂鴉的程度以及涂鴉的技巧和手藝,可被譽為涂鴉界的“工匠”。

      赴約?為多年共同的夢想

      “走,回家去!”帶著一直以來的夢想,今年5月,幾乎走遍全國的海口姑娘“饅頭”打包行李回到故鄉,灑脫的勁頭一如她恣意而為的涂鴉作品,“一瓶噴漆走天涯”的生活暫告一段落。

      “醞釀三年的計劃終于落實了。”?精神志造廠工作室的4名年輕人笑哈哈地如是感嘆。

      “饅頭”與小伙伴王賢鋒原是海南本土涂鴉團隊HNP?CREW成員,自2007年開始接觸街頭涂鴉相識,已有將近十年韶華流逝。他們走著不同的路,做著不同的工作,卻一直心系涂鴉,一起為理想而堅持是他們的共同約定。

      2013年,他們開始籌劃建立專門做涂鴉的工作室,計劃醞釀3年,終于,“饅頭”與王賢鋒相繼辭職,而小伙伴王梓源和王麗芳也加入進來,4位年輕人共同開辦了涂鴉工作室。

      涂鴉藝術起源于紐約最窮的街區——布朗克斯區。上個世紀60年代,整個布朗克斯到處可見涂寫得歪歪扭扭的幫派符號,混雜著“廁所文學”似的猥褻圖案。后來,經過一批富有造反精神的非幫派畫家的改造,慢慢演變形成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涂鴉”。

      給海島增添些自由不羈的文化,涂鴉藝術行為熱情外放又帶著青春張揚的氣勢,是不愛被拘束的年輕人最直接的發聲。“饅頭”、王賢鋒這幾位年輕人最終踐行了內心,勇敢地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曾經?一瓶噴漆闖天涯

      “我們涂鴉的時候,最大的成就感是自己隨機迸發的靈感有平臺可以展示,所有的作品都是創意的體現和酣暢的表達。”愛笑的“饅頭”俏皮地說道。

      高中時候,“饅頭”便開始接觸街頭文化,街舞、涂鴉、說唱一樣不落。2012年從海南大學畢業后,學藝術設計專業的“饅頭”進入一家國企做設計師,但一有空,她仍然會背上噴漆罐找廢棄墻面做涂鴉,她的涂鴉作品幾乎遍布全國每一個省。

      “饅頭”不認為自己很“潮”,她覺得涂鴉不是裝酷耍帥,其根本意義在于表達了什么。今年3月底在珠海時,“饅頭”偶然發現租住的樓下是流浪貓的聚集地,每到夜里總有愛心人士拿貓糧來喂貓,她便和朋友即興創作了流浪貓作品。

      拿出那時候的作品照片,“饅頭”依然難掩心中的眷戀。“每個作品的成型,都是經過初步構思和情感沖擊的,印象都很深刻。”說起曾經的作品,“饅頭”能細細述說每一個的背景和創作時的心情。對于“饅頭”來說,流浪貓的創作本是一件美化墻壁的事,卻還是被投訴了。“晚上11點,警察開警車過來,說接到投訴過來看看,但他并沒有制止我們,等我們畫完了還夸我們畫得好,應該成立一個設計公司。”

      最讓“饅頭”感動的是,她還收到了一個陌生人的微博截圖,配圖是拍攝的這幅涂鴉作品,附著一段文字“太開心了,一下樓就看到這么好的畫,多希望能一直保留它……”

      王賢鋒和“饅頭”的很多涂鴉作品都有著豐富的故事。2014年“威馬遜”臺風肆虐后,他們組織了一次“嗨島漆號”的涂鴉交流會,選在了京華城附近的一個工地廢墟上。和工地的負責人商談好后,他們在廢墟中的墻面上創作了很多以臺風為主題的涂鴉。王賢鋒寫了像臺風漩渦一樣的字符“威馬遜”,“饅頭”則畫了一個在臺風中被吹得七零八落卻仍舊堅強站立的姑娘。

      去年8月,在西海岸海長流,他們組織了全國涂鴉交流會,來自全國的70多名涂鴉愛好者在那里留下一幅幅精彩巨作。今年12月,一場更大型的涂鴉交流會將在三亞舉行。這些所有的交流活動,參與者與組織者都是自費進行。為了讓涂鴉給海島帶來越來越多“潮”文化,這群年輕人樂此不疲。

      “涂鴉在我們看來就是自由、青春和創意頻出,我們都喜歡這種闖蕩的感覺,但是更想讓我們的故鄉文化越來越多元化,所以我們回來了。”4名年輕人表示。

      現在?一泓清心是世界

      炸街,是涂鴉圈的行話,意思是快速涂鴉,經常在深夜無人的時候進行。王賢鋒和“饅頭”也都有過瘋狂的炸街時光,近10年,他們多次背上噴漆罐潛入夜色中,在街頭、天臺或是廢舊的廠房等墻壁上創作。在外人看來,涂鴉很容易被理解為在墻上亂涂亂畫,有些人對他們嗤之以鼻,將涂鴉作品視為城市的牛皮癬,認為他們糟蹋了好好的墻壁。

      但王賢鋒說,玩涂鴉他們是認真的,“我們不是在故意毀壞財物或者非法入侵某地。涂鴉前我們往往有一個設計稿,然后才會即興創作,每一幅作品都是原創的、帶有美感的、獨一無二的。”對于涂鴉,人們褒貶不一。但這些年,很多人開始認可這種行為藝術,并把街頭涂鴉視為時尚潮流,認為它很“酷”“有個性”“有創意”。

      在玩了幾年涂鴉之后,“饅頭”和王賢鋒都成了圈里小有名氣的涂鴉者。“饅頭”是國內著名女子涂鴉團體CGG(China?graffiti?girls)的主力成員,王賢鋒是“body?bombing”(中國人體涂鴉平臺)的海口地區代理人,他將人體涂鴉帶入到各大派對活動中,不僅借此推廣涂鴉,還得到了不錯的反響。

      “我們也嘗試以別的形式體現涂鴉的天馬行空和別出心裁,做涂鴉周邊產品,譬如涂鴉衣物、大型涂鴉建筑設計以及街頭藝術景觀。”“饅頭”認為,涂鴉“炸街”雖然刺激,但不被社會認可,她們已經很少進行了。

      如今,在海南,涂鴉也漸漸從地下走到陽光下,成為一種被人認可的藝術形式。至于涂鴉變得主流或者說成為潮流,王賢鋒和“饅頭”很矛盾,一方面他們希望它仍舊是小眾的文化,一方面又希望城市的包容度能夠提升,能有一個指定允許涂鴉的街區或者范圍,讓他們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去創作。

    ?

    ?

    相關鏈接:

    澳夫妻拍街頭涂鴉吸引大批粉絲關注(組圖)
    重慶8旬老人家中墻上作涂鴉? 曾畫大貓嚇老鼠
    墨爾本有幾條涂鴉小巷 與展品分庭抗禮的藝術

    ?

    (編輯:吳茜)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