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技術員在東方民興村給芒果樹“看病”。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6-11/29/7d8447579ba37c76141763ba5c87de24.jpg)
?大學生技術員給三亞果農開“藥方”。
攝影/劉襲 通訊員 陳光剪輯/李瑋競
文圖?記者?劉?襲
農業示范區的標準化種植技術如何在全省更大范圍推廣,福澤更多農民,目前面臨一些難題。但記者近日在調查中發現,海南三亞芒果標準化種植示范區卻大不一樣,因為有了海南雷豐合作社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其反季節芒果標準化種植技術被推廣到陵水、樂東、東方、昌江等市縣,服務600多戶果農,全省20多萬畝芒果園受惠。
今年春節前后的海南芒果黃金銷售期,三亞市場的芒果價格大幅下跌,田頭收購價由往年的四五元一斤,猛跌到2元多一斤,許多果農出乎意外地虧大錢。但果農劉勝祿在樂東千家鎮承包的630株臺農品種芒果樹,因為芒果的品質好,不僅沒有跌價,反而賣出高價,田頭收購價最高賣6元一斤,芒果收入比上年增加近10萬元,純收入20萬元,是上年的3倍。他很感激海南雷豐芒果合作社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大學生技術員教我給芒果樹科學施肥、打藥,芒果品質才好,我才能賺大錢。”近日,記者看到他的芒果樹仍然管理得很好,明年初芒果豐收在望。
海南已建10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每一個農業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都需要多年實踐,探索出其完整系統的標準化種植技術。近幾年海南與國際農業交流加快,農作物標準化種植技術往往融入國際先進的操作規范,追求生態環保有機,追求達到國際水準的農產品品質,促農增收。
示范區的標準化種植技術如何在全省更大范圍推廣,福澤更多農民,目前面臨一些難題。但記者近日在調查中發現,海南三亞芒果標準化種植示范區卻大不一樣,因為有了一支服務農民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其反季節芒果標準化種植技術被推廣到陵水、樂東、東方、昌江等市縣,服務600多戶果農,全省20多萬畝芒果園受惠。
一個土洋結合有技術含量的合作社
海南雷豐芒果合作社理事長雷孔佃鉆研的《一種芒果反季節栽培方法》,獲國家專利證書。他建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海南芒果標準化種植示范體系,把厚達300頁的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規范(歐盟GAP標準)、復雜的芒果種植技術,簡化成薄薄幾張紙的農事月歷。陵水英州鎮五嶺村芒果種植大戶肖根葵拿著今年的農事月歷說:“哪天施肥、什么時候剪枝,我一看就懂。”
雷豐芒果合作社與德國、西班牙的大學,以及中科院、中農大、華農大、中國熱科院等合作,建有土肥實驗室,檢測不同地域作物植株營養狀況和土壤的重金屬、有機質和大中微元素,制定符合歐盟GAP標準的作物全生育期解決方案等。
42歲的合作社副理事長雷孔疇畢業后,一頭扎在陵水搞農業。2013年,很多果農向他咨詢解決芒果種植技術難題,他忙不過來,突然想到:“海南芒果面積70萬畝,大量果農需要標準化種植技術。應組建一支大學生創業團隊,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他迅速招聘海南大學、山西農業大學等畢業的研究生、本科生,組建13人的大學生創業團隊,給三亞、陵水、樂東、東方、昌江等地的果農提供全程技術服務。目前,大學生創業團隊直接到600多戶果農的芒果園提供技術服務,通過互聯網為果農提供技術咨詢服務,技術服務20多萬畝的芒果園。
大學生創業團隊推行生態環保的“農耕革命”,頗為艱難。常年駐在樂東千家鎮的技術員張明海的妻子挺著大肚子,快要生了,但他照顧不了妻子,從福建老家請母親來照顧。“我一周連一天休息都保證不了。我全程跟蹤服務芒果樹3萬株,通過互聯網服務芒果樹5萬株,汽車換全新的4個輪胎,跑芒果園都跑不到一年。”
海南大學農學院研究生孫海東是黑龍江人,常年駐在東方境內的公愛農場,快30歲了,還沒找到女朋友。“這里晚上7點鐘后,場部的街墟上就看不到人,真是太寂寞。心中沒有服務‘三農’的理想和信念,難以堅持。”
“起初是免費給合作社社員提供技術服務,最近兩年開始有償服務,每斤芒果收一角錢的技術服務費。”雷孔疇告訴記者,合作社一直都在貼錢扶持大學生創業團隊,期待擴大服務規模、介入芒果銷售環節后,獲得盈利。“我們不為錢,就想保護土壤生態,生產高品質的農產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