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會提升一個地方的文化競爭力。 何經泰 攝
文記者?徐晗溪?王玉潔
“中國一線最有名的畫家全部都在三亞,人才資源才是海南最大的優勢。”原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尼瑪澤仁擲地有聲的一席話,震撼著在場的每一位與會嘉賓。在他看來,拉斯維加斯可以在荒漠中拔地而起,我們海南為什么不能臨海而立發展成新的文化中心?
尼瑪澤仁的追問發人深省,點燃了研討會氣氛,為海南文創帶來耳目一新的發展理念。12月14日,2016兩岸筆會之“文化創意與海島旅游座談會”在三亞舉行,來自祖國各地的畫家、作家、攝影家、學者、企業家共聚一堂,紛紛為海南文創發展將向何處去獻言獻策,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在海南,將中國聲音傳遞給全世界
現年72歲的尼瑪澤仁,頭戴灰色小禮帽,衣著考究,文質彬彬卻言語犀利。
“我們海南的風景未必是首屈一指,全國有的是比海南美的地方,但我們的養生資源卻無人能及。”在他看來,作為養生勝地,海南集聚了全國最優秀的人才,可是這批人在海南卻多半處于閑置狀態,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我們只是閑居在大海之畔,躺在椅子上吹吹海風,到了夏天就飛走了。”因此,他建議如果可以好好利用這批人,充分發揮海南人才優勢,這將是海南文化發展的絕佳財富。“可以請各行各業的頂級專家做講座,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并且一定要選擇頂級專家才能突出我們海南的優勢,讓大家慢慢習慣中國的聲音開始從海南傳遞給世界。”
尼瑪澤仁的建議得到許多專家的認可。雖然三亞大小洞天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冬認為大小洞天傳承了民俗文化與道教文化,是一個可以休養身心回歸自然的地方,但是,攝影家錢捍卻認為這些依舊缺乏特色,并非海南獨有,只有加入專業的文化元素,做到極致才能做出風格。
“我們三亞沒有一個像樣的美術館,如果我們有一個接一個的美術館,讓人在三亞既能修身又能修心,才能真正挖掘出我們海南的優勢。”尼瑪澤仁建議三亞市政府可以牽頭舉辦以三亞風光為主題的畫展藝術展,邀請全世界的頂級藝術家來此辦展,假以時日,便能讓人想起海南就能聯想到藝術與文化。
“連這次開會的臺灣學者都考慮來海南買房,只要能打開眼界,提高文化自信與文化遠見,我們海南一定能成為新的文化陣地。”尼瑪澤仁展望道。
我們可以從海南帶走什么?
“如果沒有文化元素,游客是不會被感動的。”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系學者、企業家陳豐華回溯了臺灣文創發展史,提出“文化是體,旅游為用”的觀點。他說,無論是明清以來的殖民文化,抑或臺灣本土的原住民文化,甚至地理特色都能運用到文創中,激發出新的活力。
“游客是動態的,通過他們的‘動’,可以把我們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陳豐華稱臺灣擅長在細節中融入文化元素,比如將雕刻藝術與美食文化相結合,用旅游激活傳統手工業的市場。總之,“把美學滲入到生活之中,讓游客在游玩中被文化所打動。”
“臺灣有鳳梨酥,澳門有老婆餅,當我要回臺灣的時候,卻不知道能從海南帶些什么特產回去?”臺灣畫家郭先倫計劃給臺灣親友帶些禮物,卻被告知海南特產是胡椒粉,他很是遺憾只能兩手空空地回去。“為什么不能多開發一些文創產品,讓大家可以帶走海南記憶呢?”
“一個地方的藝術文化與人文歷史是人最感動的,這才是文創發展核心中的核心。”臺灣藝術大學原副校長林進忠稱,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是臺灣藝術大學的前身,最有名的校友有李安、侯孝賢等文化名人,從這個意義講,這也是一種文化創意產品。因此,我們在考慮文創時,應把城市建設、交通等元素,通盤考慮進去,才能有更好文創特色效果。
“我們海南有蘇東坡,蘇東坡是中國文人的集體回憶。”臺灣明報副總編輯、攝影家何經泰有點遺憾沒能在三亞看到東坡紀念館,他說,東坡曾被流放海南,若是能在游客集聚地建立一些東坡博物館,一定能加深游客對海南的理解與認識。
“我們在思考文化發展的時候,一定要跳出地域的限制,立足本土特色,以開闊的胸襟海納百川優秀文化,取各家之長為我所用。”在尼瑪澤仁看來,文化是我們所有人共有的精神家園,流淌著彼此血液里的最大價值,而海南獨特的地理優勢,無疑能凝聚四方人心,走出海南獨有的文創思路。
?
?
相關鏈接:
黃蓓佳新書《童眸》研討會在南京舉辦??高洪波:江蘇文學沒有短板
網絡文學“精英通吃”之后?
省文學院簽約優秀文學作品項目海南文學創作迎來新局面
?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