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椰子水煮雞肉——鮮美可口的椰子雞。 記者 袁琛 攝
簡單烹飪,獲取食材中的本味,是瓊菜的魅力所在。?記者 張杰 攝
海南味道
文記者?劉笑非
說起麻辣鮮香的川菜,川妹子火辣辣的性格似乎也被凝聚進了一道道菜品里;談到濃油赤醬的魯菜,山東大漢的豪爽在廚房的油火間便一覽無余;回味清淡鮮美的粵菜,嶺南的廣博風物被融進了味覺中……
在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國,深具地方特色的菜系早已不被局限在餐桌之上、廚房之間,更是凝結了一個地方的人文歷史和民族性格,遠遠超出了“吃”的范疇,成為一種文化圖騰。
而“瓊菜”,人們腦中浮現的往往是生猛海鮮抑或文昌雞、嘉積鴨、東山羊、和樂蟹等四大名菜。不論是游客遠道而來,還是本地人普通小聚,餐桌上的海鮮總少不了,四大名菜也缺不得。
“海鮮與四大名菜,與其說是瓊菜,其實更像是指食材。”海南省酒店與餐飲協會執行會長陳恒說,瓊菜的本源,正是植根于食材。
也正是對于食材本味的追求,成就了瓊菜不同于其他菜系的特點,也足以幫助瓊菜闖出海島,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
從食材獲取本味
白切雞、白灼蝦、白斬羊,在海南人的餐桌上,總是少不了這種用最原始烹飪方式制作出的菜肴,一鍋清水烹出食材本身的味道,被海南人概括為一個“甜”字。所謂“甜”,即是“鮮”,這是對菜肴的最高贊譽,也是對食材的孜孜追求。
海南作為海洋大省與生態大省,不管是陸上還是海中都出產豐富,與其千篇一律的用佐料烹飪,海南人往往毋寧選擇汲取屬于食物本身的味道來滿足挑剔的味蕾,即便是再常見不過的土產粗糧,海南人也喜歡蒸熟即食。
千年前文豪蘇軾謫居儋耳時,曾對兒子蘇過用山芋簡單烹制的玉糝羹贊賞有加,更賦詩一首:“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將北海金齏鲙,輕比東坡玉糝羹。”稱其“色、香、味皆奇絕”。
上世紀末,在廣州闖蕩的文昌人黃聞健,機緣巧合下做起了餐飲業,如何用海南菜去征服早已被粵菜“慣壞”的廣東人,成了黃聞健早期發展的桎梏。“與其用酒樓里常見的烹飪方法,不如還原食材的本真。”黃聞健說,家鄉常見的“打邊爐”吃海鮮,給予了他靈感。
不需要任何調料的點綴便將食材送上餐桌,海南新鮮天然、品質一流的食材讓海南人能夠如此自信地品味佳肴。于是,黃聞健在那個物流尚不發達的年代,書寫了一段“文昌雞坐飛機”的佳話。
“文昌雞、東山羊,新鮮食材全部從海南空運過來,這才是最純正的海南味道。”黃聞健說,從起初的虧損到如今擁有的數家餐飲城,全靠在原材料上的堅持,才得以在粵菜的“包圍”中立足。
“瓊菜對粵菜不僅僅是照搬學習,相比起粵菜的做法,瓊菜做法更自然、味道更純正,這也得以讓其從粵菜體系中逐步分離、自成一家。”陳恒認為,略顯“單調”的烹飪技藝,其實體現的是對于食材的高要求。
一如當代食物原料學家聶風喬所言:“料新必鮮,安能加之濃味、重味?”瓊菜要想走出海島,堅持從優質食材中獲取本味是關鍵。
用味道提煉文化
當黃聞健在廣州立足后,仍不忘繼續發掘瓊菜的內涵。他用八年時間遍訪海南鄉野村落,收集整理成書的《中國海南菜》中,也總結出了瓊菜“七分材料三分廚藝”的精髓。
世界中國中餐業聯合會會長楊柳在書中序言中說:“在以往印象中,海南菜式做法簡單,專家們考證后給的評價是‘粗獷’,但實際上,海南飲食還原本真,突破單獨注重‘色香味形’的層面,其真正的精髓在于原材料健康、自然的品質。在看似‘無藝’的制菜過程中,體現的恰恰是一種順應天然的烹飪智慧。”
隨著當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瓊菜自然、健康、生態、養生的特點也是開始漸被世人認同。事實上早在宋朝,蘇軾就已經發現了這一特點。在蘇東坡被貶海南第二年,當地眾多的壽星就讓他有了“百余歲者往往而是,八九十者無論也”的記述。而如今海南依舊是全國著名的長壽省。除去優渥的氣候環境外,海南人喜食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也是重要原因。
“不講大火大油,清水灼、鹽水煮,輔以蘸料的飲食方式,非常符合時下人們追求的養生飲食。這就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地區能夠吃到海南菜的原因。”陳恒笑道,如今在珠三角乃至北上廣等地,已經有近3000家海南風味餐廳,為各地食客提供著原汁原味的養生飲食。
養生文化的興起,也給瓊菜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這一代廚師越來越體會到瓊菜的優勢。”一位餐飲業者說,當下活躍在海南餐飲界的本地大廚多是60后、70后,剛入行時都忙于學習粵菜,而川菜、湘菜、徽菜等菜系在海南走紅他們又把眼光聚集在了家常菜肴上。如今瓊菜走俏,大廚們也開始吸收和借鑒國內外烹飪技藝,打造了一批深具海南風味的創新菜肴,得以讓更多人品味獨特的瓊菜風味。
而海南特有的華僑文化,也早在100多年前將瓊菜中凝聚的鄉愁味道,帶到了東南亞等世界各地。
借文化闖出島外
一道簡單的海南雞飯,何以能被譽為新加坡“國菜”,除去菜肴本身,其背后蘊含著的華僑文化,早已是不能分割的一部分。
當年下南洋的海南人,無以寄托鄉愁,只能將一道道家鄉美食“帶在”身邊。依靠華僑連接起的紐帶,正宗的海南味道就這樣被帶到海島之外。
其實,無需遠赴東南亞,許多地方早已能在家門口嘗到正宗海南味。
“文昌雞、打邊爐,現在想在內地吃到正宗的海南味道,容易多了。”陳恒笑道,海南味道,早已不是僅僅在東南亞地區風靡的美食,當人們對健康飲食有了極致追求,清淡、新鮮、健康的海南菜,也端上了全國各地百姓的餐桌。
“僅深圳、廣州兩地,如今已有800多家海南餐廳。”陳恒表示,如果說嶺南、閩南地區與海南飲食同源,相似的口味造就了海南菜在異地的崛起,那進入北方市場,就純屬“原汁原味”的勝利了。“海南菜不講大火大油,清水灼、鹽水煮,輔以蘸料的飲食方式,非常符合時下人們追求的養生飲食。”陳恒笑道,北方客人起初不習慣這有些“寡淡”的味道,經過好幾次嘗試,才讓他們品出這屬于食材最原始的滋味。
在陳恒看來,與當年華僑們把“味道”帶在身邊闖蕩不同,海南味道正逐漸打開內地市場,原味主張、拾味館等海南本土餐飲企業也到北國開起了分店。
“記得拾味館在北京開業的時候,店里除了趕來尋味的海南人,更不乏嘗鮮的本地食客。”一位北漂的海南人說,那清淡純粹的味道,想必也讓不少被重口味“轟炸”的北方味蕾感受到了一股清流。
當原汁原味的瓊菜開始受到推崇,陳恒、黃聞健等業內人士也開始著手為瓊菜建立自成一派的體系,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嘗一道瓊菜,會成為新的飲食風尚。
瓊菜
小記
就海產而言,有記錄的海南的海魚類有600多種,經濟魚類40多種,鮮美的蝦、貝、蟹、鮑等品種數不勝數;就陸產而言,島上各類走獸家禽應有盡有,蔬果野菜無所不包,已記載的水果有29科、53屬,蔬菜120余個品種。
瓊菜現有宴席菜、便餐菜和家常菜三大類,三四百種菜品,已打造出18家中華餐飲名店、9道中國名小吃,并評選出34家瓊菜名店、135名瓊菜大師、名師。(鄧鈺)
?
?
相關鏈接:
瓊菜發展高級研討會在海口舉行 烹飪大咖獻言瓊菜發展《星廚駕到》蜈支洲島開拍 佘詩曼秦海璐瓊菜比拼瓊菜走向世界 海口大廚奪得國際烹飪中餐大賽大獎?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