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旗飄揚,綠樹掩映,鹽丁革命根據地紀念碑聳立于天地間。
記者劉杰 陳五男 攝影報道
巍巍青山,埋忠骨,葬英魂。4月8日上午,天空湛藍,海南澄邁大豐鎮鹽丁村200多名老區村民帶著備好的鮮花,頂著當頭的烈日,穿過300米長的林蔭小路,來到一座烈士墓前。瓊崖縱隊9位無名英雄長眠于此,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只知道這里的村民代代都守護著他們。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墓碑讓這里顯得莊嚴肅穆,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似乎在哀號。村民們長幼有序,依次將手中淡黃色的菊花擺放在墓碑前,深深鞠躬,祭拜先烈,表達心中的敬意。
瓊崖縱隊9位無名英雄長眠于此,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只知道這里的村民代代都守護著他們。
憶無名烈士崢嶸歲月
20世紀40年代,那個動蕩不安的戰爭時期,鹽丁村(原稱鹽丁峒,解放后改為鹽丁大隊,轄有儒良、仁榮、卜養、吉占、洋臺、敦周等6個自然村)曾是中共澄邁縣第四區委員會與澄邁縣第四區蘇維埃政府駐地。1945年農歷12月30日,第四區接到縣里緊急任務:從第九區(現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安仁村)轉運8名傷員到第四區所在的鹽丁峒,第四區組織了由王長泰、陳義昌、吳正發等村民組成的傷員運輸隊,趁著夜色掩護連夜將8名受傷的瓊崖縱隊傷員轉運到鹽丁,上級還安排了一名女護士隨同護理。當時,村民們將8名傷員與護士隱藏在西北角的海邊一處非常茂盛的紅樹林里療傷,村民們輪流給9名戰士送飯??烧l曾想,1946年農歷正月初三,隱藏在鹽丁海邊紅樹林的9名瓊崖縱隊戰士來不及轉移,就被敵人搜捕發現,敵人本想抓活口,但遭到9名英勇的瓊崖縱隊戰士頑強抵抗,在隨身未攜帶槍支的情況下,他們拿出僅剩不多的手榴彈回擊,惱羞成怒的敵人占據海岸高處,用機槍掃射,9人全部壯烈犧牲。
“戰斗結束后,敵人為了回去邀功請賞,還殘忍地將9名犧牲的瓊崖縱隊戰士的雙耳和鼻子割下,裝在一個瓦罐里帶走?!苯衲?5歲的鹽丁村村民王祥保說。
老人將一株黃菊輕輕放在烈士墓碑前。
“當時我還小,只聽見幾聲槍響后,很多人開始大叫‘殺人啦,殺人啦!’我害怕得不敢走出家門。”王祥保眼中泛著淚花,敵人走后,在時任第四區區長陳忠理的帶領下,村民們將9名烈士的遺體合穴安葬在他們犧牲的海邊紅樹林附近。
?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