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村民為烈士虔誠祭掃。
“海南小延安”將革命精神薪火相傳
離烈士墓地不遠,彩旗飄揚,綠樹掩映,鹽丁革命根據地紀念碑聳立于此。鹽丁村村民顏開芬邁著緩慢的腳步,懷著沉重的心情,踏上最后一級臺階,抬起頭,瞻仰紀念碑,緬懷革命先烈。“一共23級臺階,寓意瓊崖革命23年紅旗不倒。”顏開芬說,愿革命精神永存,后人永藏于心。
據了解,1928年至1950年期間,鹽丁老區曾是中國共產黨澄邁第四區委員會、區紅軍分隊、澄邁縣第四區蘇維埃政府、澄邁縣第四區抗日民主政府、澄邁縣第四區抗日救國委員會、澄邁縣第四區民主政府等組織的駐地,中共澄邁縣委員會也曾遷于此。當時,二三百人口的鹽丁村就有65人加入中國共產黨,53人加入瓊崖工農紅軍、瓊崖抗日獨立隊、瓊崖縱隊等隊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鹽丁人民英勇奮斗,前仆后繼,堅貞不屈,先后有26名優秀的鹽丁兒女為中國革命解放事業獻出寶貴的生命。據《海南省省志》記載,1951年,鹽丁被確定為“革命老根據地村莊”,并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革命模范村”,是海南省18個革命模范村之一。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慰問了鹽丁老區,并授予其“革命光榮”錦旗。黨與人民政府十分重視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大豐鎮政府于2013年出資50萬元,村民自發捐款近50萬建起鹽丁革命根據地紀念碑。
“當時,我們家家戶戶都參加革命工作,胸中有著一股保家衛國的熱血。這里被稱為‘海南的小延安’,村民的飯菜都隨時為紅軍準備著。”顏開芬說,鹽丁村有著優秀的傳統,革命精神浸染著一代又一代人,也促使他們全村200多人每年自發聚集于烈士墓前,獻花祭掃。
?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