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儋州中和古鎮古城門。黃一冰攝
海氏族譜木刻版(明代)。黃一冰攝
金牛嶺明代古墓出土文物。黃一冰攝
方外封疆
新手段展陳歷史文化
“甸也,居嶺海之盡處,又越其涯而獨出,別開絕島千里之疆,總收中原百道之脈者也。”作為此次開放的三大基本陳列展之一,位于展館二樓的“方外封疆”展廳內,360度環幕放映著海南的歷史形成,火山爆發、海島成形、與大陸逐漸建立聯系……該展廳主要以海南與中原的聯系為切入,向觀者展示海南悠久的歷史文化。
按照一比一比例還原的儋州中和鎮武定門巍峨雄偉,踏上青石道,穿過武定門,仿佛穿越回千百年前的古鎮。8塊海氏族譜木刻版安靜躺在陳列柜里,專家介紹,全套的海氏族譜木刻版有上百塊,現存的僅有這8塊了,展出前不久,省博物館專門請專家制作了拓印版,并一同展出。
作為海南考古歷史上的謎團之一,1995年在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差鄉大仍村發掘的的一套共9件青銅绹紋環形器也出現在展廳中。環形器上紋飾細密,如繩索緊密盤結,外部為鋸齒狀。省博物館考古工作隊副研究館員何國俊介紹,這種形制的青銅器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迄今沒有任何史料能佐證這些環形器的具體用途,具有極高的研究意義。
考古發掘現場模擬、迷你版的“秀英炮臺”、澄邁福安窯址、金牛嶺古墓葬出土文物、唐朝高僧鑒真的蠟像及鑒真東渡漂流至海南的場景均在該展廳展出。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