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非遺”,賞香道,品美食,觀“美景”……
文博會海南展館亮點紛呈
5月10日,文博會海南展館內,觀展者正在欣賞美麗的黎錦。 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
以數字“30”作為設計元素的藍色半圓拱門迎接八方來客,美麗的綠色植物和藝術化設計再現海南美麗的生態環境。5月10日上午,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以下簡稱文博會)開幕。圍繞“美好新海南 文化展新姿”主題,海南主展館、非遺展館以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為主線,著力推介我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及與旅游融合發展重點項目、特色項目,集中展示我省文化產業新成果、新產品和新面貌,充分體現海南近年來文化軟實力的打造與提升,引來不少參觀者的關注。
展館設計體現文化自信
走進海南主展館,地面上印著的海南30年發展大事記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2017年海南生態文明建設“再升級”,2016年創建首個全域旅游示范省……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走完展館,海南30年來的重要發展成就仿佛在眼前一一回放。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特別是近年來,文化產業發展取得較大發展,此次展館中,無論是招商項目展示還是黃花梨、沉香等特色資源的展示,我們都希望在設計上體現海南的文化自信。”展館總策展人徐茜說。
值得一提的是,面積約300平方米的主展館內打造了多個場景,讓參觀者擁有“沉浸式”體驗。
四出頭龍紋官帽椅、透雕靠背圈椅、直欞架格等多件古色古香的海南黃花梨家具大氣端莊,一塊歷史悠久的“海黃”默默訴說著海南數千年來自然與人文脈絡的傳承。“明代文人書房”旁展示的是海南出版社近年來的重點出版刊物,“書香”繚繞之余,旁邊的沉香文創產品展示及香道表演同樣令人流連忘返。
在全息影像漫游互動區,參觀者可以利用現場的騎行器材一邊“騎車”一邊欣賞海口騎樓老街等多個景點,影像的播放速度隨著騎行速度的快慢調節,讓人身臨其境感受海南之美。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