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一場黎族文化主題的原創設計展
2008年,大學畢業后燕子成為了一名建筑設計師,由于工作的原因,她踏訪了海南很多鄉鎮,查閱大量的地方志等史料,也接觸到不同方言區的黎族人,對黎族文化的感悟更加深刻了。
“我把生活中發現的黎族文化素材,都搜集整理出來,慢慢地,就萌生了創作的想法。”有創作設計的想法大概是從三年前開始,燕子發現,很多黎族的手工藝品雖然圖案花紋絢麗古樸,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的工藝水平,但產品多是家用器物居多,在設計上也難以突破創新,與現代藝術還是有些距離。
“比如黎錦的筒裙,看著好看,但是整體不好搭配,如果與現代衣物一起搭著穿,就會顯得很突兀。”從事設計工作的燕子,首先嘗試運用了黎族的大力神、甘工鳥等圖騰圖案,設計了一些手機殼、電子書套、絲巾等產品,沒想到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好評。
2017年,燕子創作的作品參加“南國杯”海南省旅游商品比賽,獲得了金獎,這讓她信心倍增,也更加堅定了舉辦一場設計展的決心。
經過一番琢磨,燕子決定以“大力神·創世紀”為主題創作一期設計展。大力神是黎族民間文學里的創世神,力大無窮,象征著力量與生命,寓意著黎族人民文明、康寧、繁衍生息、長久萬代。
激情迸發的燕子,先是收集了黎錦中眾多的傳統紋樣圖案。在一年多時間里,燕子總共設計了50多款作品,有背包、手提包、裝飾畫、電子書套、手機殼、絲巾和懶人坐袋等。
這些作品還運用了黎錦中的蛙人紋、牛鹿紋、牛眼紋等等花紋圖案,圖案的造型稚拙或夸張,大膽巧妙地采用了黑白、橙黃、桃紅、鮮紅等顏色 , 構圖上運用直線、平行線、方形、三角形等構成整齊、靈活又富有裝飾風格的花紋圖案。
燕子的每幅作品都有一個主題名字,以鹿紋樣設計的一幅裝飾畫,叫做“呦呦鹿鳴”;一款名為“快樂的大腳”的絲巾,圖案是一行行跳舞狀的人形紋,創作靈感來源于中學時和同學們跳竹竿舞的快樂記憶。
期待更多鄉土與時尚的碰撞
隨著對黎族文化原創設計的鉆研越來越深入,燕子覺得,海南的本土文化是創意產業的重要內容,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依托載體,但目前起步頗難。
“在海南做原創設計不是很容易,因為加工制造業不發達,比如說你要設計一款T恤、手機殼,在海南很難找得到加工廠。”燕子說,這兩年來,她的原創設計產品,都是委托江浙地區的加工廠制作的。
原創設計,看似簡單,實際上幾乎每個產品都要經過反復修改。由于路途遙遠,燕子與加工廠的溝通交流也增加了許多困難,耗費了很多時間,但熱愛黎族文化引發了燕子的創作激情,她打算要繼續以黎族文化為主題,創作出更多的作品。
“黎族文化豐富多樣,比如黎錦的紋樣就有100多種,而且都是來源于生活,每個紋樣圖案背后都有故事,我希望能把這些故事分享給更多人。”燕子說。
“以前制作的很多東西是可以運用在生活里的,比如黎錦織的筒裙、枕頭、墊子,現在再重新解構設計,糅合現代元素,同樣也可以運用到生活中。”燕子說,她還會繼續研究黎族文化,希望能夠創作出更多鄉土與時尚碰撞的作品。
?
?
相關鏈接: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 見證民族歷史的無字史書電視夜校走進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教授茄子種植技術瓊中舉辦黎族苗族文化知識競賽黎族傳統舞蹈:濃濃的海島山地風情竹竿舞起源于海南黎族 如今成海南民族歌舞的符號?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