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氏宗祠
王國憲師者風范傳家風
不僅是丘濬、海瑞這兩位“海南雙璧”與青草村結緣,民國海南文史大家王國憲的祖籍也在此地。
據史料記載,王國憲為王承烈的曾孫,其家族書香不斷,祖籍青草,后移居海口府城達士巷。
梁統興所著寫的《瓊史百問》寫道: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王國憲任廣東第一名優貢,累官樂昌縣教諭(編者注:相當于今地方教育局局長)、廣東省議會議員,是研經書院和瓊臺書院的著名掌教,熱心地方公益事業,主持募修瓊臺書院及蘇東坡、丘濬、海瑞三公祠等一批古紀念建筑物。1917年,任瓊山縣立中學校長,1931年和鐘衍林等人創立瓊海中學(海南中學前身),擔任校董及國文教師。
晚年,王國憲致力于培訓海南人才,弘揚海南歷史文化事業,搜集刻印海南明清名人遺作。他編輯和做序出版的著述有《瓊臺文獻》60卷,《瓊山十二家詩鈔》24卷,還編寫名人年譜5卷,《瓊山金石略》4卷、《寶粹書塾藏書目錄》2卷,修纂《瓊山縣志》《王氏合族譜》《王氏經籍志》等。
“王國憲先生到了我這個年紀還很愛看書。1934年,還撰寫《儋縣縣志》十八卷。這時期,各縣問學的后輩登門請教仍絡繹不絕。”王徽敬老人笑著說,可能是村里祖祖輩輩都尊師重教,如今村里有40多人當老師。“上個世紀40年代,讀小學、初中的孩子還被獎勵1斗米,所以村里人讀書的熱情都很高,我們王氏祠堂還開過書院呢。”
“這幾年從村里考出去的大學生有40多個。”王省猷說,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較高,村里的人特別團結,對古村的保護意識也較好,修祠堂、修古廟,家家戶戶都愿意捐錢。
在海南,像青草村這樣的百年古村并不少,難得的是,像青草村村民這樣發自內心地對村莊文化的認同和保護,而這種文化保護自覺,文化自信,正是讓古村落保持青春活力和郁郁蔥蔥的種子。(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特約記者 龍泉)
?
?
相關鏈接:
閩南古村埭美的文化嘉年華瓊北古村 儒本佳話閩南古村埭美的文化嘉年華海南三個古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400年歷史引人矚目 漢服佳人與網友同游馮塘古村 ?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