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澳大利亞友人蘭麗檀感受三亞海棠灣古鎮廟會
紅火喜慶美滋滋
“我村的中秋節廟會好熱鬧!”24日晚7時,首屆三亞海棠灣古鎮廟會的高潮,是后海村海邊的晚會;黑壓壓的觀眾群里最惹眼的,是頭戴花環的澳大利亞女子蘭麗檀。他們一家三口選擇此地,度過了在中國的首個中秋節。五彩斑斕的夜,穿越古今的秀,還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號,都成為她鏡頭下的美,在微信、微博中流傳。
明月逐人,暗夜流光,古鎮廟會吸引了上千觀眾匯聚,從后海村口的燈籠陣,綿延到海邊的晚會舞臺。沿街而下,人群摩肩接踵,時光郵局、街頭表演、古鎮燈謎、童年游戲、兒童文創、疍家集市、古跡沙盤、海棠灣特色小吃展等等體驗活動,組合出一幅全域皆旅游的“廟會畫卷”。
“昨天和今天,我們都來這里逛廟會,才發現中秋文化這么豐富,現場這么熱鬧,我們玩得很開心,太想跟朋友們分享啦!”蘭麗檀興奮地說。7歲的女兒小蓮,在兒童文創街玩得不亦樂乎,不僅結識了當地的黎族小朋友,穿上了粉紅花花的兒童旗袍,還創作了一幅充滿童趣的彩筆畫,表達屬于她的中秋印象。
因工作來到三亞海棠灣,在后海村居住了一年的蘭麗檀,喜歡稱呼這里為“我村”。在時隔64年之后再次開啟的海棠灣古鎮廟會現場,當地村民和她一樣,也充滿了新鮮感。
“以前的中秋我們都是在家吃月餅,或者到海邊賞月,今年是大家第一次體驗到廟會形式的中秋節。”海棠灣藤橋片區居民盧家娜帶著孩子來逛廟會,一路見到不少熟人,同時也驚喜不斷,“滕海、北山、江林等村的朋友都來這里,表演節目的,賣特色小吃的,逛廟會的,大家才發現,原來我們的家鄉有這么多年歷史,這么多地方特色文化,突然倍感自豪!”
紅火喜慶的佳節集市,鋪陳在后海村北,寧靜久遠的新石器時代英敦貝丘遺址,就躺在后海村南。藍絲絨一樣的夜空里,明月高懸,靜靜照著大地。
?
?
相關鏈接:
三亞海棠灣將舉行中秋廟會活動三亞海棠灣水稻國家公園正式開園 十大亮點產品打造農旅融合新模式歡度國慶中秋雙節長假 三亞海棠灣國際免稅城客似云來專家學者探訪三亞海棠灣水稻國家公園 稱大開眼界?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