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28日消息(記者李萬內 實習生高源 攝影報道)28日,“記得住歷史,看得見鄉愁”公益系列活動——“瓊州文化大講堂”第六講“《詩經》里的詩與歌”分享會在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報告廳舉行。來自廣東的著名詞曲作家、音樂制作人傅邦和星海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碩士、歌唱家張斯維詳細解讀《關雎》里的詩詞、韻律,并現場聯手演繹古樂,為在場的市民和游客帶來別開生面的視聽體驗。

詞曲家傅邦和音樂人張斯維聯袂演繹《關雎》。李萬內 攝
分享會上,傅邦和張斯維結合詩義和音樂暢談他們對《關雎》的理解,概述了“風、雅、頌”三大類別,并分享了他們由《詩經》表達手法——“賦、比、興”中得到的諸多感悟。傅邦表示,《關雎》取譬引類,起發己心,開篇以草木鳥獸引發所詠之物,用地方聲調歌唱、表達男女愛情,這是“興”的常用手法,也是“風”類別中的代表之作,這種手法的優點在于寄托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余的效果。此外,他們還詳細介紹了《關雎》中雙聲疊韻連綿字的運用,在用韻方面,提及偶句入韻的句式,解讀了兩千多年來我國古典詩歌諧韻的形式。傅邦還分享創作《關雎》曲譜的故事。
此外,張斯維還與傅邦一起組織現場觀眾一同誦讀《關雎》,邀請不同籍貫的觀眾,分別用各地方言誦讀。隨后,他們還現場教唱原創詩詞歌曲《關雎》,帶領觀眾品鑒詩詞音樂。

與會嘉賓為傅邦頒發海南家和文化研究中心聘請顧問的證書。李萬內 攝
分享會上,海口市文聯黨組書記潘善武、海口日報社副總編輯易桂清、海南家和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長肖冰共同為傅邦和張斯維頒發海南家和文化研究中心聘請顧問的證書。此外,在互動環節中,與會嘉賓激情朗誦《美哉,詩經》、演奏經典古樂,與現場觀眾品味《詩經》魅力。

與會嘉賓為張斯維頒發海南家和文化研究中心聘請顧問的證書。李萬內 攝
據悉,“記得住歷史,看得見鄉愁”公益系列活動——瓊州文化大講堂活動由海口市文聯指導,海口日報社、海口市作家協會、海南家和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計劃每月至少舉行一場,邀請島內外文學、藝術、國學、歷史等方面的專家學者,為海口的廣大市民與游客免費講授,以推動“書香海南”建設。
?
?
相關鏈接:
瓊州文化大講堂第五場:蘇東坡創新思維與民生情懷瓊州文化大講堂第四場:著名作家張品成談“電影人生”瓊州文化大講堂第三場:文史專家海濱講述大宋宰相丁謂瓊州文化大講堂“讀書之道”開講 海南中學校長馬向陽談閱讀推動海口文化事業發展 “瓊州文化大講堂”首場講座開講 ?

?
(編輯:余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