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周恩來贈送給王國興的水煙筒。(圖片出自《中國少數民族文物圖典》)
記錄黎族現代史
《黎族現代史(1912-1949)》一書分為十一章。其中,前六章講述了黎族在民國初年、國民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五個不同社會歷史階段的政治情況;后五章則包涵了黎族現代歷史上除政治之外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全書資料翔實豐富,圖文互證,附錄的材料也富有參考價值,向廣大讀者展示了二十世紀上半葉黎族地區波瀾壯闊的政治畫卷和豐富多彩的社會畫卷。
歷史學博士鄒飛表示,《黎族現代史(1912-1949)》這本書呈現了一部完整、全面而深入的黎族現代史。尤其對民國時期黎族群眾和黎族地區給予了更多關注,讓這本書更加全面、立體。“這本書突出展示了黎族現代社會中有特色的內容,突破了以往黎族現代史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也彌補了過去有關黎族現代史著作中影像資料的不足。”
豐富的圖片資料是《黎族現代史(1912-1949)》的一大亮點。作為長期研究民族歷史的學者,王獻軍自2001年踏上海南島后,便深入黎族群眾聚集區域,通過田野調查等多種方式收集積累珍貴資料。該書中的圖片資料,基本都是王獻軍搜集或直接拍攝的。圖片是史實的重要佐證,而拍攝這些圖片,也是王獻軍在撰寫歷史書籍時達到準確客觀的重要途徑。
“以民族史書為例,我國多個民族都出版了有關本民族的大量通史、斷代史和專題史著作,這大大加強了廣大人民群眾對他們的了解和認識。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黎族研究的歷史著作卻屈指可數。”海南省民族研究所原所長林開耀認為,《黎族現代史(1912-1949)》這部黎族歷史研究方面的專著,填補了多年以來黎族一直沒有現代史專著的空白。
(編輯:陳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