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黎族現代史(1912-1949)》填補黎族現代史專著的空白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尤夢瑜 林郅奕 王獻軍 時間:2020-08-17 10:36:36 星期一

    《黎族現代史(1912-1949)》。

    “有一分材料,說一句話”

    2001年,王獻軍在海南為學生講起黎族歷史時,發現當時可用的教材并不多。

    據了解,在《黎族現代史(1912-1949)》出版前,有關黎族歷史研究的書籍主要有兩部:一部是由在中南民族大學長期從事南方民族研究的吳永章教授所著的《黎族史》,一部則是由中國科學院團隊創作的《黎族簡史》,這兩部作品不僅年代略早,在體量上也較為有限。除此之外,關于黎族的文獻材料大多集中在具體主題上,如黎族織錦、黎族制陶等,關于黎族歷史的“大部頭”少之又少。

    由于在教學和研究上的迫切需求,加之自己多年來的積累,王獻軍決定開始撰寫《黎族現代史(1912-1949)》。《黎族史》一書是從遠古時期寫到1911年,因此,王獻軍決定從1912年開始寫起。

    作家在小說中創作精彩的故事與人物,而對于著史之人,故事與人物雖然非他創作,但作者的筆墨卻直接影響著讀者對于一段歷史的“吸收”與解讀。那么,一本展示歷史的書籍,應該具備哪些要求呢?

    “我認為首先內容要全面,要盡可能地展現全貌;第二是要深入,不只是將皮毛集結成輯;最后,就是要客觀公正。研究歷史的人把歷史學當作科學,不說大話和假話,有一分材料,說一句話。”王獻軍說。

    在20多年的學術生涯中,王獻軍不斷踐行著“有一分材料,說一句話”的原則。在撰寫《黎族現代史(1912-1949)》前,王獻軍很早就深入到海南黎族群眾集中的地區。撰寫該書時,除了海南島內,王獻軍和團隊人員的足跡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

    “上海是民國時期重要的文化中心,這里有大量民國時期的期刊。武漢的中南民族大學做了許多有關海南黎族的研究,積累了大量有價值的研究材料。”王獻軍說。為了搜尋和確認個別歷史人物的材料,他們要專門跑到省外去核實。對于搜集到的材料,他總是細心甄別和梳理,只為還原真實的歷史。

    在《黎族現代史(1912-1949)》中,兩位作者特別增加了民族關系這部分內容,如黎族與苗族以及黎族與回族之間的交往。由于這部分內容在此前的學術資料和研究中鮮少呈現,能利用的材料不多,因此王獻軍多次前往黎族村落和三亞的回族村莊等進行實地調研。

    (編輯:陳德文)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