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合作、實事求是新聞工作者基本素質得到加強 活動組織者陳濤老師談到此次培訓活動時說,現在同學們還在學校讀書,新聞實踐方面還有所欠缺,但這一點在工作之后很快就可以彌補。而一個人的理念、精神風貌和思想是在學校里就固定下來的。
的確,井岡山干部學院專門為這些年輕學員設計的課程,不僅讓大家深深體會了什么是井岡山精神,更讓這些未來的新聞人得到了新聞工作者基本素質的歷練,強化了艱苦奮斗、吃苦耐勞、團結協作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22日,國際新聞傳播班井岡山實踐,重走朱毛挑糧小道,圖為在陡坡上前進的同學們清華供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極其嚴酷和艱苦的斗爭環境下,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保持著驚人毅力和旺盛斗志,發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正是當今青年人應銘記和學習的。走的是當年的朱毛紅軍挑糧小道,吃的是紅米飯,喝的是南瓜湯,大家就是在這樣的體驗式教學中體悟革命時期的艱苦奮斗精神。 “我們所體驗的,只是當年漫長而艱苦卓絕的斗爭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回望當年,我們更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吃苦耐勞,更要堅定信念,因為有時候人的潛力要比自己想象的大很多。”第一個走完三千米挑糧小道的孫蘇同學如是感慨。
7月23日,在聯歡會上,中國傳媒大學同學及帶隊老師集體詩朗誦大合唱馬淑敏攝
無論在現場教學點,還是在學院的課堂,或者是聯歡會的現場,各校學員們總是整齊亮相,共同學習、共同研討、相互幫協助,體現出了強烈的集體觀念和團隊精神。“雖然活動結束了,但大家一起唱的紅歌似乎還在耳畔回響,我們班級的凝聚力空前提高了。”中國傳媒大學的羅鵬同學說。 而有的同學則受井岡山時期黨的宣傳工作啟發,對實事求這一理論原則有了新的感悟。“當年黨的宣傳方法因‘受眾制宜’,充分符合老百姓的溝通思維和方式。比如現在保留著的宣傳標語,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用來給農民宣傳共產主義思想,是非常有效的。同時,當年的毛澤東為了深入了解當時中國農村的真實情況,走遍了整個羅霄山脈。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啟發,那就是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中國人民大學的趙九州同學說。 紅軍后代江滿鳳在與同學們座談時,一番樸實的話語也打動了年輕學子們。江滿鳳是一名清潔工人,井岡山紅軍的后代,因為演唱爺爺犧牲后留下的紅軍歌曲《紅軍阿哥你慢慢走》而成為井岡山的明星。當時,市里曾考慮為她安排一份工作,結果被她拒絕了。沒讀過多少書的江滿鳳說出的話卻那么富有哲理:“如果到了市里面去工作,我的筆桿子可能比我的掃把都重!”
岳媛同學感嘆到,江滿鳳非常清晰地認識自己、定位自己,拒絕不適合自己的誘惑,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事,就是一種實事求是精神的體現,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好事。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中國記協網] [作者:金慧瑜] [編輯:謝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