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檔案解密:“東方紅一號”誕生背后的故事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1-11-03 10:51
    ????
    ????我國人造地球衛星,正式列入國家任務
    ????
    ????1962年,中央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簡稱中央專委,以前是管“兩彈”的。周總理當主任,羅瑞卿當秘書長。后來讓我參加中央專委的工作,負責衛星的研制,把人造衛星搞成。第一個人造衛星方案是科學院提出來的,是我向專委匯報后,專委通過的。第一個衛星是科學試驗衛星,衛星在天上能夠播放《東方紅》樂曲。以后又制定新的衛星計劃,搞通信衛星、氣象衛星等。后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推遲到1970年上天。
    ????
    ????1964年,我國經濟形勢好轉和中近程導彈發射成功。當年12月三屆人大會議期間,趙九章上書周總理,陳述理由,認為抓衛星工作是時候了。1965年1月,周總理批示科學院提出具體方案,因此,就在581的基礎上,將651定為衛星任務的代號。
    ????
    ????隨即,我和裴麗生、竺可楨迅速組織有關人員討論,在多年衛星基礎研究和火箭探空實踐的基礎上,形成黨組建議上報。與此同時,錢學森致函聶榮臻副總理,也建議早日制訂衛星計劃,列入國家任務。
    ????
    ????聶榮臻請張愛萍副總參謀長就發射衛星問題約我和錢學森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座談。根據座談意見,國防科委4月29日向中央專委提出1970—1971年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報告,建議衛星工程總體及衛星本體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運載火箭由七機部負責,地面觀測、跟蹤、遙控系統以四機部為主,科學院配合。5月6日該報告經中央專委12次會議批準,并指示:以中國科學院為主,負責發射人造衛星的總體設計和技術抓總,由四機部、七機部及總后勤部軍事醫學院等部門協作。從此,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研制任務正式啟動。
    ????
    ????1965年,可以說是我國衛星年。為落實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任務,中國科學院于5月31日成立了衛星設計院和有關專家負責的衛星本體和地面設備、生物、軌道等四個工作組,組織有關人員討論,草擬初步方案。首先拿出第一顆衛星的初步方案,歸納成圖表,在分別向科學院領導和國防科委領導做了詳細匯報后,由錢驥等直接向周總理匯報。當周總理知道是錢驥給他匯報時,風趣地說,我們的衛星總設計師也是姓錢啊?我們搞尖端的,原子彈、導彈、衛星,都離不開“錢”啊。后來錢驥說,周總理的平易近人,一下打消了他緊張情緒,會議室里頓時活躍起來。
    ????
    ????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空前的科學論證
    ????
    ????1965年7月1日,《中國科學院關于發展我國人造衛星工作的規劃方案建議》呈報到中央專委。這個建議就發射人造衛星的主要目的,10年奮斗和發展步驟,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可供選擇的三個方案,衛星軌道選擇和地面觀測網的建立,重要建議和措施等5個問題作了論述。還有三個附件:國外空間活動及人造衛星發展概況;六種主要人造衛星的本體設計方案;人造衛星軌道設計方案。8月9、10日,中央專委第十三次會議討論并原則批準這個規劃方案,確定國防科委負責組織協調;科學院可先按此規劃開展工作。我作為中央專委委員,出席了這次會議。
    ????
    ????8月中旬,科學院開會,我傳達了中央專委的決定,討論衛星工作的任務落實和組織落實。決定成立三個組織:衛星任務領導小組,組長谷羽、副組長楊剛毅、趙九章;衛星總體設計組,組長趙九章,副組長郭永懷、王大珩;衛星任務辦公室,主任陸綬觀。1966年1月,宣布成立中國科學院衛星設計院,代號651設計院,公開名稱科學儀器設計院,趙九章任院長,楊剛毅任黨委書記,錢驥等為副院長。
    ????
    ????10月20日至11月30日,中國科學院受國防科委的委托,在北京主持召開了中國第一顆地球衛星總體方案論證會。參加會議的有國防科委、國防工辦、國家科委、總參、海軍、炮兵、一機部、四機部、七機部、通信兵部、郵電部、發射基地、軍事醫學院和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與會代表120名。
    ????
    ????我委托裴麗生副院長主持這次會議,他的特點是工作非常仔細,事必躬親,分管尖端技術項目,能做到每事必問。會期長達42天。對重大問題進行了反復的慎重的討論,確定我國第一顆衛星為科學試驗衛星,主要為發展我國對地觀測、通信、廣播、氣象、預警等各種應用衛星,取得基本經驗和設計數據。具體任務是:(1)測量衛星本體的工程參數;(2)探測空間環境參數;(3)奠定衛星軌道參數和遙測遙控的物質技術基礎。大家一致同意中國第一顆衛星在重量、壽命、技術等方面,都要比蘇、美第一顆衛星先進,并做到“上得去、抓得住、測得準,報得及時,聽得到、看得見”。并慎重初戰,努力做到一次成功。總體組何正華建議:第一顆衛星為一米級,命名為“東方紅一號”,并在衛星上播放《東方紅》樂曲,讓全世界人民聽到,得到與會專家的贊同。這次會議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會議。會議期間,周總理還特請與會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觀看了文藝節目。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信息轉載] [作者:] [編輯:鄭克姍]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