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羅老”號發射的火光沖天,也點燃了朝鮮核試驗的各種猜想。東亞各國,包括太平洋彼岸的美國,都在擔憂朝鮮會不會進行第三次核試驗。
朝鮮半島南北兄弟,已經圍繞火箭技術較勁多年。火箭技術,既可以發射衛星,也可以發射導彈,包括核彈。當朝鮮去年用“銀河3號”火箭成功把“光明星3號”衛星成功送上天后,韓國也發誓要把“羅老”號送上天。按理說,朝韓先后成功發射火箭,應該算是扯平了。但國際社會對朝韓不同的立場,正讓朝鮮變得焦灼不安。
同樣是發射火箭,一個挨罵,一個獲表揚:朝鮮受到聯合國譴責,還受到美國的特別制裁;韓國沒有受到國際譴責,美國甚至放寬韓國的導彈射程。這種不平等感,這種“雙重標準”,很有可能讓朝鮮咽不下這口氣,在核按鈕上打起算盤,先發制人。
韓國的“羅老”號發射之前,朝鮮講了許多狠話,威脅要進行核試驗。但是,當韓國成功發射后,平壤之音反而變得柔和,宣稱要加強國內團結,以科學技術成果確保經濟強國建設。這話聽起來比“實施更高水平核試驗”和緩許多,但沒有人知道朝鮮會不會用核試驗,來凝聚人心,“同仇敵愾”地應對國際社會壓力。
從某種角度看,朝鮮進行核試驗的幾率在增加。那么,又有什么辦法讓朝鮮冷靜下來呢?
美國即將離任的國務卿希拉里說,還是有辦法讓朝鮮棄核。她的辦法是什么呢?是依靠中國去說服朝鮮。中國固然對朝鮮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影響力仍然是有限的。長期封閉的朝鮮,還沒有養成和國際社會“商量著辦事”的習慣。況且,朝鮮人有“自立門戶”的倔強性格,是很難受外界影響。他們眼中的南方兄弟,都是一幫沒骨氣的“被美國雇傭者”,對中國的勸誡又能聽進去多少呢?
平心而論,需要改變的是美國。如果讓朝鮮停止核研發,美國首先得把對朝韓的雙重標準改為單一標準,一碗水端平,一視同仁地看待朝鮮半島上的兩個國家。美國最好也別再動不動給朝鮮敲警鐘,說什么“沒必要的挑釁”、“將采取重大行動應對”等等,還是應該以誠懇的勸說,讓朝鮮回到“六方會談”的議事廳里來。俄羅斯專家說,對待朝鮮核問題,西方不能再傷害朝鮮的自尊心,只有用對話方式,才可能阻止朝鮮核試驗。
朝鮮當然也要深思:癡迷于核力量,是不是真的就能帶來安全感?歷史事實和現實案例均告訴人們,維護自身安全最有力的盾牌,不是你參加核俱樂部,而是擁有經濟實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金正恩顯然意識到了這點。這位年輕的當家人,不止一次地宣稱要發展經濟,但他還要進一步權衡:核研發究竟是在編織安全保護傘,還是在掘挖難以填補的經濟大漏洞?
但愿朝鮮能夠想清楚這個問題,但愿美日韓能給朝鮮冷靜思考的合適環境。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深圳特區報] [作者:陳冰] [編輯:聶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