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門戶網站也都有著各自的廣告創意和制作團隊。搜狐IT頻道主編童佟介紹說,他們早就認識到了通過論壇、博客進行“互動營銷”的重要性。在2008年,搜狐“數碼公社”曾成功為聯想集團策劃了“紅本女”、“習慣抱著酷庫熊裸睡的戀熊女孩”網絡熱點事件,為聯想新推出的兩款筆記本作了很好的品牌推廣。
企業的角色
在杜培源看來,所謂專業的網絡推手公司不過是些“小作坊”,一般不會超過三四十人的規模。而企業也常常特意撇清與這些所謂專業網絡推手的關系。
據“阿任”透露,他接到的單子大多是一兩萬元,運作的周期一到三個月不等,而且整形美容、隆胸、裝潢等行業占據很大份額。
很多國際知名企業往往刻意與推手公司保持距離。楊飛認為,這與知名企業注重“品牌調性”有關,他們往往自己成立網絡公關部門,或者聘請傳統公關公司或網站來做該企業、產品的常年形象維護。
楊飛把網絡推手的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網絡造星為主,多采取夸大、欺騙等手段;第二階段以炒作事件為主,營造社會話題來引發關注,往往充斥低俗、謾罵甚至色情;第三階段依然是話題炒作,但開始植入某些公關、廣告的手法,讓話題中的某段文字或視頻變得“很藝術”,進行商業包裝,也就是所謂的“品牌調性”。
不過,就算“調性”再高的企業,在危機公關時也越來越看重網站的力量。“立二拆四”稱自己的團隊開發出了一種輿論監控軟件,每三分鐘刷新一次,檢測企業在網絡上出現的負面消息。鄭蘇暉也認為,網絡的即時性和復雜性,已經促使企業日益重視監控網絡輿論。
“阿任”稱,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另一奶制品企業找到他們,希望幫助進行網絡公關,盡快擺脫陰影,為此,他策劃了新聞報道、論壇發帖、QQ群群發消息等三塊公關內容。在“阿任”展示的該份策劃案中,本刊記者看到了一個那段時間曾廣為流傳的段子:“我都是在牛奶里加三聚氰胺,三鹿竟然在三聚氰胺里加牛奶。”
“社會動員的新手段”
沒人能忽視網絡推手帶來的巨大效應。陳墨介紹說,2007年廣東某地進行一項征地拆遷時,對補償不滿的業主們找到了他。他把這一事件放到網絡上擴大影響后,引起了更高一級主管部門的關注,最終幫業主們解決了糾紛。
“浪兄”甚至透露,某地一官員曾私下找到他,想請他在網絡上“搞臭”官場上的競爭對手。
在楊飛看來,炒作網絡輿論正在成為“社會動員的新手段”。
對此,中央黨校學者辛鳴認為,互聯網沒有準入制,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也就意味著任何問題都可能出現,網絡輿論一邊倒的時候,可能恰恰是偏離正義和公平軌道最遠的時候。
對于目前互聯網上活躍著多少網絡推手,楊飛表示很難界定和統計。據他介紹,很多網絡事件,無論是企業還是推手都諱莫如深,這也使得一些網絡推手把有名的案例紛紛往自己身上攬。這個處于灰色地帶的行業非常混亂,不僅沒有監管,也缺乏統一的規則。
出于商業目的的炒作,有時不難識別;而某些以“公平正義”為訴求的“爆料”,也可能有推手存在。
“不管是炒作政治話題還是炒作商業話題,手段是一模一樣的。”“浪兄”認為,要在網絡上刻意去詆毀一個人,比幫助企業推出一個產品更為容易。
“浪兄”對找上門來的維權類的單子非常慎重,在他看來炒作這些主題“風險太大”,而且很容易把自己“套進去”,他只推商業、娛樂類客戶。
不過,陳墨透露,已經有越來越多地方政府的旅游部門找到他,希望能幫著在網絡上通過話題或者事件的方式推廣該地的旅游資源。
在鄭蘇暉看來,這是互聯網的交互性、平等性決定的。她認為,在網絡上,傳統的硬性廣告的方式遠遠不如互動式的“話題營銷”效果明顯。楊飛也表示,互聯網成為年輕一代的天下,說教式的傳播方式對他們已失去效力,“話題式”的推廣方式更容易獲得認同。
但不容忽視的是,開放的網絡空間讓顧及不了“品牌調性”的網絡推手炒作手段難脫低俗。據楊飛分析,從曝光的網絡熱門話題來看,相當多都是以臟話、謾罵為關鍵詞,主角也多是穿著暴露的美女。
辛鳴認為,網絡能成為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也完全可能產生巨大的殺傷力。顯然,這給主管部門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也帶來了更多法律、道德層面的思考。
但這不是約束網絡發展的理由,相反,“應該更加重視網絡輿論的力量”。■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