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是對事件進行單純的評論,今后則要更加全面、理性地思考問題,不僅要看到事情的發生,還要調查背后的原因,甚至提出解決的辦法,“畢竟現在是人大代表了”
《望東方周刊》記者金明大 | 河南洛陽報道
這天上午,“老牛”去了西工區人大,咨詢了有關議案寫作的情況;中午約了一位律師吃飯,商談司法行政如何更加透明;下午又去了一趟郭寨收費站,實地調研那里的設計不合理和安全隱患等問題,“關于郭寨收費站的綜合治理,我也準備寫進議案。”
本名張曉理的“老牛”,是河南省洛陽市一位資深網民。一個多月前,在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人大會議上,他高票當選洛陽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幾乎與此同時,2月初,洛陽另外兩位網友“愛我洛陽”和“flush”也順利成為洛陽市政協委員。
從在虛擬空間激揚文字的網民,到擁有參政議政權力的代表委員,三位網友登上“政壇”,被很多人視作網絡輿論力量受到重視與認可的又一次突破。
網民有了“政治身份”
“我是1月下旬知道自己當選的,”“老牛”回憶說,“當時我正在四川地震災區,忽然接到了西工區人大的電話,讓我交照片。”
“老牛”真名張曉理,是洛陽市一位“自由新聞攝影人”,新華社簽約攝影師,河南省新聞攝影協會副秘書長,還擔任著洛陽信息港“攝影在線”論壇管理員。
在洛陽,“老牛”的網民身份似乎更為知名,很多市民都知道他是“民間記者”,經常第一時間在網上報道洛陽市的突發事件,“比正規媒體的記者跑得都快!”
“他號召力很強,是我們洛陽網友的‘意見領袖’!”洛陽資深網友、洛陽市教育局工作人員楊佳佳如此評價。
網民“從政”的背景之一,是來自政府的“精神”。
“洛陽市在本次兩會換屆選舉的時候,要求關注網民等新興群體的話語權。”洛陽市西工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蔣金貴告訴《望東方周刊》。
而當地網民組織“洛陽網絡發展促進會”,則是促成網民“從政”的又一關鍵。
張曉理正是這個民間組織的主要發起人之一,發起的初衷源于“身份尷尬”---在地震災區拍攝時,網民志愿者和自由攝影人的身份,有時不被認同。
2008年底成立的洛陽網絡發展促進會,在今年元月初市人大開始換屆時,就通過人民團體推薦的法定渠道,向洛陽市換屆領導小組舉薦了張曉理等人。
對張曉理等人的初步考察隨之展開。而游走于網絡江湖的網民,也最終第一次被賦予了實質性的“政治身份”。
其實,早在2007年9月,洛陽網友“天涯洛陽客”就在網上呼吁:建議一些網友在現行法律、政治體制之下,爭取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更直接地為民眾、群體代言。
采訪中,三位網民都向本刊記者強調,他們都是以公民身份、按法律程序參加推舉的,雖然目前并沒有“網民”這個界別,但他們承認,正因為在網絡上的作為和影響,才獲得了今天的政治身份。
真名董黨偉的“愛我洛陽”,是洛陽某電信公司經理,關注洛陽歷史文化發掘,策劃參與了“行走河洛覓遺珠”、“回望洛陽”、“重走絲綢之路”等活動,還組織專家在洛陽市圖書館開展“歷史文化講座”。“flush”學技術出身,對洛陽信息港很多論壇的創辦、策劃、運行都起了重要作用。
洛陽市網絡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張文豪告訴本刊記者,這三人都是洛陽網民的驕傲,當選代表委員“當之無愧”。
“他們更敢說”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