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應努力追求信息真實性
“幫助轉吧!求你了!李盟盟21歲,河南開封縣陳留四中學生,今年高考565分。因縣招辦失職把她的志愿申請鎖在柜子忘了提交,造成任何大學都上不成。李盟盟是農村孩子,為供其上學妹妹輟學打工,父親打工摔斷了腿。你的一次轉發也許就能幫她改變命運!試試能否創造奇跡!”
今年的7月6日早上,擁有167萬微博粉絲的某位著名演員,在其實名認證微博上發出了這樣一條消息。這條微博至少被轉發31266次,評論5725次。
3年前的夏天,高考考了565分的李盟盟,因河南省開封縣招生辦工作人員的失誤,未能成功報上志愿,幾乎已失去上大學的機會。此事被放到微博上后,引起數十萬網友關注、呼吁,并最終獲得解決。
李盟盟因此而被稱為“被微博改變命運的女孩”。但那時候的微博,在中國才剛剛興起不久。3年發酵,微博用戶早已不是當年的體量。這種變化體現在如今已經大三的李盟盟身上,則是這個當年曾扭轉她命運的工具,如今已成為她正常生活里最大的一個騷擾。
在李盟盟事件得到解決后的三年里,幾乎每到高考報考季,相同的求助信息就會被瘋狂的轉發。盡管大部分網友在轉發這條微博時,是抱著善意助人之心的,但因其失去了真實性這一基礎,它只能對當事人的生活造成無盡的干擾。
“真實性是最起碼的,如果是突破真實這個底線,無論出于什么目的,話說得再漂亮,都不能接受。”謝春濤說。
參與了8月10日座談的優酷土豆首席執行官古永鏘在論壇上提出,互聯網是一個追求真實、負責任的平臺,但現在互聯網的傳播、轉發、分享越來越快,一些信息尤其是不良信息很容易被放大。“這種情況下,我們每一個人在互聯網上,除原創的信息要負責任外,分享、傳播、轉發都要負責任。”古永鏘說。
沈陽認為,媒體微博、機構微博應該承擔起更大的責任,盡可能地核實信息后再發布,不要把微博認為信息真實性要求沒有這么高,因為微博的信息和傳統類信息是互通的;政府部門也要加強信息公開。
“謬誤通常比真相更甜美誘人。”辟謠網站“謠言粉碎機”負責人袁新婷此前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對守住真實性底線做了恰如其分的評價,“我們的敵人并非謠言本身,而是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是不加反思的生活態度。”
在8月10日與網絡名人交流座談時,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提出了6點希望:網絡名人應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因為他們在網上一言一行會影響更多的人;應自覺維護國家利益,積極發揮凝聚正能量作用,鼓舞更多網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應自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美德;應帶頭遵守法律和道德規范,努力成為法治和道德的倡導者;應積極倡導社會誠信,為社會誠信建設作出貢獻;應帶頭維護公民個人合法權益,自覺抵制一切有損他人名譽和利益的行為。
名人“大V”雖然影響力更大,但互聯網言論的發表和傳播主力依然來自千千萬萬的網民個體,堅守“七條底線”普通網民同樣責無旁貸。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