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守望,創新,致遠,”這是海口晚報精神。一種百折不撓、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種熱愛祖國、忠于事業的精神;一種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精神;一種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
“忠誠,守望,創新,致遠,”這是海口晚報精神。一種百折不撓、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種熱愛祖國、忠于事業的精神;一種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精神;一種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
忠誠
身為一名報社員工,就應該努力克服自身的懶散、消極、抱怨、平庸、碌碌無為,缺乏責任心等缺陷。在今天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我們只有把對企業及職業的忠誠、敬業精神、責任心、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改變對上級的吹毛求疵,抱怨批評的惡習,我們才能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立于不敗之地!
100多年前,美國一位普通的陸軍中尉羅文給我們做出榜樣——當美國總統讓他送一封信給古巴起義軍領導人加西亞的時候,他什么也沒問,接過信便出發,在歷盡艱辛后找到了隱蔽在叢林中行蹤不定的加西亞,羅文完成了他的使命,這就是一個合格信使的意識,而這種意識正體現了一種忠誠,一種至高無尚的敬業精神;今天的企業,今天的晚報人尤其需要具備這種品質的人。
守望
生命需要守望者,就像森林需要護林人,燈塔需要守塔人一樣,盡管他們的身影總是寂寥的。人們寧愿固守屬于自己的精神園地,去開墾,去發掘,始終與時代的潮流保持一種距離,一定的守望的距離,但他們不是旁觀者,他們始終站在精神的源頭去觀察歷史的潮流去鑒往知來。他們關心精神價值勝過關心物質價值,他們用自己的深邃的目光、獨到的見解、深刻的思想,去把握未來的脈搏,他們關切的永遠不是腳下的方寸之地,而是人類前方的地平線。
海口晚報報社創刊25周年歷經了幾代的守望人,他們是生命的守望者。他們,是一群孤獨的勇敢的探索者,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現在晚報的輝煌,他們堅守著自己的信念,把晚報看成自己的家,給更多的后來人所啟迪,正是因為這些孤獨的守望者先于我們站在今天的海口晚報社,才讓見證這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晚報依然傲立不倒的新時代。
創新
創新是一個企業、民族、甚至是國家的希望所在。在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年代里,我們個人要有危機感,要有競爭的意識,而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很少有人將各種主意、構思表露出來,并付諸于實踐,這樣做實際上埋葬了許多初萌發的創新閃光點,習慣了用新思維去思考問題。而實際上激發出一些創新構思相對而言是比較容易的事情,而真正利用這些構思所做出卓有成效的實際創造性工作相對很難。在實際堅持理念工作中,我們要堅持到底,就一定可以嘗到成功果實的甜味。
而我也相信,任何一個想好好生活的人都會去考慮怎樣去創新,創新念頭也是一種力量,它能讓你淋漓盡至的發揮你的潛力。其實任何一個人的身上都有優勢,而你怎樣讓你在海口晚報這個舞臺上得到更好的發揮,那很重要。
致遠
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后人將“致遠”含義進一步引申為遠大的理想、事業上的抱負、追求卓越。“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漢高祖劉邦在未發跡之前便發出之樣的感嘆,鴻鵠之志,高遠至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聲振奮人心的吶喊,讓世界都為他鼓掌。敢于表露自己的志向是一種對目標的肯定,有著舍我其誰,勇往直前的精神。或許,你心中的志向的確高遠,但是缺乏表露,總是隱忍,人生便少了一份激情四射,多了一份沉重壓抑。勇敢表露自己的志向,是的,即便他現在離你遙不可及,但表露出來,你就有了正視他的勇氣,這樣才有可能接近他,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不是人人都有高遠的志向,有人安于現狀不努力工作,高遠的志向來自內心的渴望,而激起這種渴望,需要刺激。高遠之志不僅僅是宏大的,遙不可及的,那是思維誤區。高遠之志更是一種人生信念。這種信念飽含了勇氣,忠誠,無悔等等精神。
高遠之志更多的是一種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道路,路曲折、坎坷但有志之人卻樂在其中。“雖九死其猶未悔。”
志當存高。
?
?
相關鏈接:
《海口晚報》25周年演講比賽今決賽 晚報人現場大聯歡
以忠為本 共筑“海口晚報夢” 海口晚報精神之我見
創新致遠 篤行不倦 ——淺談海口晚報精神
回 眸 ——寫在《海口晚報》創刊25周年之際
把新聞寫在大地上 把稿子寫進群眾心間 ——海口晚報精神有感
海口晚報25周年啦,回饋新老讀者搶樓送話費咯!
《海口晚報》25周年送大禮 微博轉發拿iPad mini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 [作者:莊海軍] [編輯: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