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把新聞寫在大地上 把稿子寫進群眾心間 ——海口晚報精神有感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10-14 12:23

      精神,字典里的意思有三種。一種是哲學范疇。指人腦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如奧運精神;第二種指的是表現出來的活力,如精神旺盛;第三種指的是內容實質,如領會文件精神。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通過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活動,精神可以轉化為物質。

      在新媒體勃興時代,傳遞信息已不再是報紙的優勢,也不再是報紙的主要價值。報紙不再是簡單的新聞紙,它承載的信息內容應該體現出辦報人所捍衛和堅持的態度、傾向、品位、風格,反映出特定讀者群追尋的思想層次和價值追求。它要傳導一種價值觀、一種精神,反映積蓄于社會個體內心、表達某種時代意義的精神脈動,進而推動社會的整體進步。

      “忠誠、守望、創新、致遠”的海口晚報精神,既是對海口晚報昨天的概括總結,也是對今天的激勵鞭策,對明天的指向引領。作為一種文化力量的“個性表達”,它既是海口晚報堅持的辦報核心理念,也是晚報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勁精神動力,更是晚報人思想與行動的基本準則與內在要求。把海口晚報精神付諸于行動,用豐富的辦報實踐深刻詮釋晚報精神,將是海口晚報人的歷史責任。

      忠誠源于熱愛

      古人云,“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

      忠誠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因為忠誠,無數先賢雖艱難困苦而能不易其志;因為忠誠,我們身邊無數個體雖平凡而仍顯偉大。

      忠誠于黨的新聞事業,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的新聞工作者,理應受到人們的尊敬與稱贊。海口晚報多年來先后有多名記者榮獲全國范長江新聞獎提名、省優專家、省優秀新聞工作者,還有多名記者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但我們同時也看到,個別媒體的新聞工作者隊伍中采訪作風浮躁、職業道德失范的現象時有發生,致使一些低俗、媚俗、跟風、追星的報道常常見諸報端,虛假報道屢禁不止,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

      以上兩種情形的對比,我認為主要體現在是否忠誠于黨的新聞事業上。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唯一宗旨,也是黨的新聞工作的出發點與歸宿。毛主席在建國前親自將中共中央機關報定名為《人民日報》,表明黨的機關報就是人民的報紙。黨性原則是黨報的立身之本,作為黨報我們必須堅持“政治家辦報”,始終堅持把“姓黨”和“為民”統一起來。把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統一起來,努力做到“黨報親民,黨報為民”。在當前全國晚報辦報多元化,都市類及新媒體沖擊的時代,海口晚報堅持黨性和辦報方向,不在版面上出噪音、雜音;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原則,樹立起推動地方黨委和政府工作的形象;堅持“忠誠履職、廉潔從業”的原則,樹立起清正廉潔的新聞隊伍形象。

      記得2004年剛進報社時,我主動要求到熱線組跑社會新聞,熟悉海口情況。有一次在曝光省內某知名高校亂收費時,該校領導曾托社會上的關系不讓發稿,甚至一度讓手下威脅我。當時我曾打起了退堂鼓,但經過認真思考和深入采訪,我還是堅持發了稿,稿件受到了報社同仁的肯定。

      這樣的經歷告訴我:忠誠源于熱愛。也只有忠誠,才能撐起一片無私無畏的天空,才能照亮我們致遠前行。

      忠誠代表著誠實、守信和服從。

      新聞從業者對于本單位的忠誠度,也許多數是進入媒體之后才開始產生的。但是對于新聞這個行業的忠誠,我相信他們選擇新聞這個行業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在海口晚報新聞人看來,從事黨的新聞工作,不單單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更是對內心崇高理想的追求。特別是自己發表和編輯在晚報上的版面和稿件,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之后,更增強了自身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我曾經和報社老員工、海口市第四屆優秀新聞工作者文關福聊過忠誠的含義。他在晚報工作了20多年,見證了晚報的每一步成長,雖然有很多次機會,但他從未想過離開晚報這樣的黨報,每天在值夜班,任勞任怨。在他看來,黨報新聞工作者的忠誠,源于對黨的宗旨的深刻認識,更源于對黨報使命的真正認同。

      守望來自擔當

      對社會的守望,是一種責任,一種監督,一種崇高的社會警醒行為。它需要具有胸襟寬廣、大公無私和具有素養的社會行為的責任者。

      我們不能忘記世界著名新聞學家約瑟夫·普利策曾經說過:“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云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報。”

      新聞媒體是社會的守望者,這是新聞傳播學的一個基本原理。但這個基本原理,一度被人們所忽視。

      2005年后,海口的房地產市場開始熱起來,省內個別媒體大做地產廣告。一些報道開始為開發商代言,甚至完全站到了開發商一邊。無視房價虛高,百姓承受不住這一現實。甚至在報道海南某房展會時,個別媒體出現了“意向與實際成交2億元”,這一讓人不知道到底實際成交多少的不負責任的報道。而記者了解到,那屆房展會實際成交僅10套房,而且當時還無法確定這些房的最終成交額,因為房子面積以最后權威測繪為準,且當時預售管理不嚴,很多房子價格沒出來就開始賣了。

      我們說,傳媒是社會的守望者,而不是某一利益群體的傳聲筒或輿論工具。報紙為產業和客戶服務導向本身沒錯。但作為社會公器,報紙不能唯“精英”、“權威”、房地產商和個別官員馬首是瞻。我很自豪海口晚報在這么多年來的地產報道中,在房地產信息供給方面保持較好的平衡性,特別是將地產廣告專刊和正常新聞報道嚴格區分開,準確把握市場導向,站在宏觀立場去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與變化,為受眾提供全面、客觀、公正、翔實的信息。同時加強了保障房宣傳,確保了弱勢群體在住房問題上取得話語權。

      近年來,一則“香蕉致癌”的傳言,在部分媒體以訛傳訛的推波助瀾下,致使我省蕉農損失慘重,消費者也陷于恐慌之中。在我們看來,這一煽情報道之所以會出現,一方面是個別媒體強化報紙的賣點與看點,搶奪眼球吸引注意力資源,為了片面追求市場效應與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三鹿奶粉事件”,則又反映了媒體對突發危機事件預警責任的缺失。

      在海口晚報看來,黨報不僅僅是要傳播信息,更是承擔社會責任,代表著社會良知,擔當社會道義,把社會責任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些年來,海口晚報一直堅持正確宣傳導向,報社社長和總編,經常在大會小會上加強新聞宣傳紀律培訓,要求記者編輯加深對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客觀性以及全面性、平衡性的認識和理解,盡可能減少甚至消除新聞報道在面對復雜問題時可能出現的偏差,這一做法,不僅贏得了公信力,也加強了貼近性和服務性。

      創新推動進步

      我們每一個來到海口晚報的新聞人,都是懷抱理想而來的。

      我們之所以來這里,是因為我們看好這個平臺,我們相信這里是我們向往的地方。我們在這里樹立和強化了社會責任感,我們用新聞播散正義、良知、理性和愛心。我們在做一名合格的黨的新聞工作的同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里體驗到了創新的精神。

      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同臺競爭的時代,媒體既承擔著外部的競爭壓力,也有內部的壓力,還有來自于市場和讀者的壓力。海口晚報提出的媒體創新的要求,無疑是提高媒體公信、促進媒體發展的關鍵舉措。

      2003年以來,海口晚報多次改版,不斷創新,形成了“追求有品位的新聞”為辦報宗旨。特別是2009年以來本報再次改版后,報紙不僅變厚,版面也在變精,增設“城事”、“文化新聞”、“教育新聞”、“今日熱讀”、“晚報調查”、“報網e家”等多個新銳版面,提高文化品位。地方新聞版面著力“擴容”,立志做最好的海南新聞。重新包裝的“民生新聞”和“都市新聞”更注重可讀性、貼近性,全方位傾聽民聲,零距離服務百姓,使晚報更具親和力。重點打造的“今日熱讀”、“晚報調查”等版面,注重深度報道,受到市領導多次肯定。晚報策劃的《蝶變海口》海南辦特區25周年百版特刊、“粉紅絲帶”大型公益活動、小記者培訓等,給社會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走轉改活動中,海口晚報建立了20個基層聯系點,總編親自帶隊深入田間地頭采訪,全力打造“走轉改”專欄,設立一線人物、基層視點等民生品牌欄目。晚報還騰出更多版面,多反映基層干部群眾的生動實踐和新鮮經驗。多報道我市建設成就、基層工作經驗、企業發展情況和老百姓的熱點、難點問題。精心策劃來自群眾、基層和企業的重點報道,為人民群眾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健康有益的新聞信息。

      把創新作為一種習慣,一種文化,一種深入人心的行為模式。抓住了創新,海口晚報發展才有了不竭的原動力。

      在創新主報辦報思想,加強策劃,推出精品報道的同時,海口晚報社還做大海口網平臺,堅持報網互動,打造全媒體。作為海南第一個網絡問政平臺,由市政府辦公廳主辦、海口網承辦的《問政海口》上線以來,網民反映熱烈,廣受社會各界好評,已成為 “聽民聲、集民意、匯民智、促民生”的一個重要平臺,被稱為“創新社會管理的有效途徑”之一。《問政海口》去年榮獲“中國城市新聞網站品牌欄目精品獎”。

      在海口晚報創業刊25周年來臨之際,報社又在醞釀新的改版計劃,計劃在深度報道、報網互動、新聞評論等方面加強版面,不斷創新,進一步適應讀者需要。

      “用普通百姓愿意看、看得懂、記得住的語言來寫稿子、擬標題,這是我們采編的永恒主題”。報社領導常這樣要求采編人員。通過不斷創新理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方法、創新手段、創新機制,報紙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明顯增強。“好看了、耐讀了、更有用了”——這是不少讀者對海口晚報共同的感受。

      致遠升華品位

      “致遠”一詞,出自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后來,人們把“致遠”引申為遠大的理想、事業的抱負、追求卓越的精神。海口晚報人深知,辦出海南一流、全國知名的大報,需要我們這一代人沉下心來,凝神聚力,不求一日之功,不貪一時之名,圍繞宏圖大業,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創造,一點一滴地去積累去奮斗。

      由此,我常在想,也許當年諸葛亮提出“寧靜致遠”時,不僅暗含只有安定專一,才能實現基本的人生目標;更強調沉著冷靜、不輕薄浮躁,才能實現遠大理想的高遠追求。

      沉著冷靜、不輕薄浮躁,不用浮躁的新聞吸引人,正是海口晚報追求有品位的新聞的宗旨所在。

      近年來,一些媒體以為公眾喜愛八卦,“八卦味”十足的各種報道紛紛出籠;各種緋聞報道,成為文體娛樂新聞版面的推銷利器;各種極端的事件,在經媒體放大后掩蓋了主流聲音……在一些花邊新聞、小道消息、“不愿透露姓名人士透露”等浮躁新聞面前,海口晚報堅持了自己的辦報底線,絕不讓報紙新聞卻失去了應有的品位,成為低俗、媚俗、庸俗的載體。

      海口晚報領導常說,我們黨報新聞工作者是從事精神產品生產的,在做新聞的過程中,除了要有嚴謹的態度和作風外,還要有堅實的人文知識結構支撐,要有專業理念和社會責任感。

      海口晚報注重新聞報道的人文關懷,強化宣傳報道的貼近性、可讀性。每到歲末年初,及時準確地報道好社會各界如何獻溫暖、傳關愛。通過宣傳民生政策,讓報道在近距離中走進普通人的心田。在日常報道中,晚報要求記者主動走進基層,走進社區,發掘平凡人群中的閃光人性。關注城市擁堵原因、農民工子女上學、社區就醫環境……晚報記錄社會變遷對社會個體的影響,傾聽他們的喜怒哀樂,幫他們解疑釋惑,體現了黨報的人文關懷。

      海口晚報還注重整個城市精神的引領,責無旁貸承擔起引領主旋律的功能,旗幟鮮明地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來整合多樣化的社會意識。多年來,在時政、社會和經濟報道中,注重報道的平衡,以客觀的、健康向上的輿論來引導社會,以建設性的思路去剖析發展中的問題。

      在報紙的廣告經營中,海口晚報堅持抵制那些惡俗欺騙讀者的醫療廣告。由于堅持了正確的經營方向,提高了報紙品位,近年來海口晚報的廣告量和發行量每年都以兩位數增長。

      篤行致遠的事業,需要忠誠赍志的行動支撐;創新守望的職業,需要有致遠愿景和致遠情懷的有效引領。近年來,海口晚報不斷提高員工福利待遇,辦職工食堂、健身中心改善辦報環境;更重要的是,用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理想和信念來凝聚隊伍,為大家塑造共同的報業發展愿景。

      忠誠源于對黨的宗旨的深刻認識,源于對黨的新聞事業的無限熱愛;而作為社會公器,理應堅持監視環境、守望社會;創新則是黨報提高自身競爭力,科學發展的原動力。胸懷遠大理想的海口晚報人,始終將以行致遠,把新聞寫在大地上,把稿子寫進群眾心間,推動著黨的新聞事業不斷前進。

    ?

    相關鏈接:

    致海口晚報人
    《海口晚報》25周年送大禮 微博轉發拿iPad mini
    創刊元老心懷感恩憶當年 訪海口晚報老記者曾紀禎
    當好晚報“守門員” 訪海口晚報老校對潘日芳
    晚報“老兵”陳小龍: 退休12年每天詳讀海口晚報
    海口晚報25周年寄語--徐濤
    海口晚報25周年寄語--張仲彩
    海口晚報忠誠讀者:女兒愛讀晚報考上好大學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 [作者:光明] [編輯:戴云]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