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于世,靠的就是精氣神,晚報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本人認為要具備以下幾大精神:
1.實事求是的精神。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作為一名合格的晚報人,要恪守職業道德,不能為了一己私利,搞假新聞和有償新聞。
2. “活到老學到老 ”的學習精神。報社采編部門員工的個人素質直接關系著報紙的質量。除了積級參加報社組織的各種業務培訓外,還要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多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學養。爭取成為專家型的報人。
3.面對市場競爭的亮劍精神。都市報同晚報既互為對手,又互相學習,思怨糾纏,難解難分。筆者認為,傳統紙媒之一的晚報當下最大的競爭對手并非都市報之類,特別是在技術環境日新月異的新世紀新階段,新媒體才是晚報最大的威脅。 何謂“新媒體”?新媒體這一概念可以從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進行界定。就其內涵而言,新媒體是指20世紀后期在世界科學技術發生巨大進步的背景下,在社會信息傳播領域出現的建立在數字技術基礎上的能使傳播信息大大擴展、傳播速度大大加快、傳播方式大大豐富的、與傳統媒體迥然不同的新型媒體。就其外延而言,新媒體主要包括光纖電纜通信網、都市型雙向傳播有線電視網、圖文電視、電子計算機通信網、大型電腦數據庫通信系統、通信衛星和衛星直播電視系統、高清晰度電視、互聯網(Internet)、手機短信和多媒體信息的互動平臺、多媒體技術以及利用數字技術播放的廣播網等等。傳統紙媒與新媒體之間由于科技手段不同,信息傳遞的時間差很大,晚報最重要的就是要縮短這個時間差,使自己的信息也能最快最及時地送到需要信息的讀者手中。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跟網絡媒體等結合起來,借用新科技手段來改造、提升紙媒。晚報應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不斷推出自己的手機報、電子報、衛星報等新媒體項目,借助數字的“翅膀”與時俱進。
4.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辦報應該有群眾觀點,報紙應該接近群眾,要像白居易的詩一樣,讓老太婆也聽得懂,感到親切通俗。報紙要辦成老少咸宜,使老百姓各有所得。還要同老百姓同憂共樂,關心群眾生活,關心凡人小事,那些衣食住行,修漏通陰溝之類的事都要關心,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樣才能與老百姓交知心朋友。報社通聯部門要重視讀者來信來訪的處理,要讓老百姓在報紙上說話,要尊重人民群眾在報紙上的發言權,同時報紙也要說些老百姓要說的話。這樣,報紙才能深入每一條里弄,每一個家庭。
5.“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誰都知道新聞采編工作是會過勞死的苦活累活,只有在業務上有敢闖敢拼的精神,才能挖到讀者喜聞樂見的好新聞。
?
相關鏈接:
總有一種精神支撐著我們前行寫在海口晚報25周年
《海口晚報》讀者最喜愛品牌評選揭曉
《海口晚報》25周年演講比賽今決賽 晚報人現場大聯歡
以忠為本 共筑“海口晚報夢” 海口晚報精神之我見
創新致遠 篤行不倦 ——淺談海口晚報精神
回 眸 ——寫在《海口晚報》創刊25周年之際
海口晚報25周年微博有獎轉發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 [作者:周琪] [編輯:戴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