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這位語文老師,敢“不務正業”地成天帶著高三學生推演周易六十四卦;而她所教過的班,偏偏連續多年刷新高考升學率的紀錄;她出版的《讓愛智慧》、《做溫暖的教育》,還躋身中國影響力圖書年度排行榜前列。
我應該是“易經+基礎教育研究”學派的創始人
柳:2013年,您在《湖湘講堂》開講“妙說易經”,一時引起很大的轟動。這可是面向大眾的傳播,您就不怕有人說您講得不專業嗎?為什么敢接受電視臺這樣的邀請?
陶:呵呵,這個我就不擔心了,他們敢請,我怕什么?于丹教授是專業人,講座后,很多專業人都說她不專業。我只是個普通教師,沒有人說我不專業,那才是怪事。不過,于丹老師若站在傳媒角度講易經,大概就沒有人說她不專業了。易經第二卦“六五,黃裳元吉”,懂易經的人,只學別人的長處,只用別人的不足來規避自己,而不去挑毛病,因為陰陽互轉,此時的毛病也許正是優點凸顯處,變易、簡易,不易的核心易理他們根植在心。況且,我應該是“易經+基礎教育研究”學派的創始人。我不但給學生講,還給老師們講,當然內容都是不斷變化的,甚至可以這樣說,都是根據現場聽眾要求或者聽眾層次狀態決定的。在湖湘講堂整整兩天錄播,我是沒有講稿的,您當時說我是沒有講稿開講的第一人。 ?
我敢接受電視臺的邀請是因為:我翻了很多本易學書,聽了一些易學講座,發現,將《易經》這部完整周密的自然生活哲學劇本,越傳越神,尤其是那些易學風水大師們。雖然君子以虛意受人,但我還是覺得我們應該把這種被傳神的東西還原它,應該將它科學地本真地呈現在讀者、觀者面前。
我一直認為,能夠將不好的地方化解,成為好地方,能夠將生命中不利因素轉化為0,或者還能轉化為有利因素的大師,才是真正的大師。能夠將艱澀的、久遠的,化為簡單的樸素的真誠的不賣弄而又能幽默風趣地讓聽眾受到啟示的講授者才是真正的講堂主人。
我上講堂講易經,其中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講本身,它向所有有意玄化易經的人給了提醒,要實在,不要虛化。講堂發聲,就是教育,就是影響,要腳踏實地給聽眾帶來正能量,讓他們從你的講授中獲得一種新的認識方法、思辨能力、追求目標。
觀眾們對這部玄妙之經有了興趣:易經就是一些成功人士生活的體驗記錄,是一本容易讀的經,只是用二進制編程了密碼而已,用我這位普通的中學老師揭開了一直被人神化了的易經的面紗,給了觀眾很好的導向。
柳:您出版過《讓愛智慧》、《做溫暖的教育》等著作,對教育的理解和實踐,影響過很多老師、家長和學生。但是,易經對于今天的學子而言,它有多大的教育價值?如果從解釋成本的角度來衡量,要讓學生喜歡上易經,是不是成本也太高了點?
陶:我發現您提問題總在繞,一個問題您從這個角度,那個角度重復提,您是不是在測試我答問會不會前言不搭后語呢?其實這樣提問,我是最喜歡的,我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回答您的問題,從而讓大家多角度了解《易經》。
讓高三、大學學生讀易經,是節約成本。現在一本書隨便就是十多萬字,幾十萬字,信息量又不是很大,尤其那些勵志書,大本大本的,我們的學生每天課業已經很重了,而閱讀又是提高他們閱讀能力、認識能力、理解能力、寫作表達等能力的不二法門,他們哪有時間來讀那么多的大本頭書呢?讀經典是最佳的選擇。易經卦辭不到5000字,字少,信息量大,每一句,都可能給你很多啟示。
舉個例子吧,易經第四卦蒙卦: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孔子《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讀了易經寫了《十翼》,給易經裝上了翅膀,可文字并不通俗,所以難懂,但他在日常談話時很多話都能從《易經》中找到原型,他是化用的高手。
百度百科解釋:消除蒙昧,能使一個人健康的成長。不是我求這孩子接受我的啟蒙教育,而是他感到有需求,主動來請求我幫助他消除蒙蔽。第一次可以告訴他,如果就一個問題反復再三的詢問,是對天的褻瀆,同時也證明這個人是一個缺乏實踐能力的人,一個少有魄力勇氣去單獨承擔責任的人,這樣就不應該再告訴他什么了。啟迪蒙昧后能讓一個人最終獲得成就并有完美結局。
某專家解讀:不是我去求童蒙(上學),而是童蒙求我(接納)。一次占卜就會有結果告知。(如果不相信)再而三的反復占,就是(對神靈的)褻瀆,褻瀆是沒有好結果的,蒙卦對堅守正道有利。
我的解讀:不是老師主動去找學生,應該是學生主動來求教于我。“初筮告”,讀書有規律的。第一次來問我,我告訴你,我教你。“再三瀆,瀆則不告”,若你自己不動腦子,遇到問題就來問老師,這時候是不能直接告訴他答案的。不直接告訴他,而是引導他學會怎樣去思考問題,怎樣去解決問題。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才是真正的啟蒙。
《妙說易經》播出時,確實有很多所學校讓學生在那個時段直接收看,外省就從網上下片段給學生看。廈門外國語學校歐陽國勝先生就特意從網上下載,放給高三學生看,還說“這是提高閱讀能力、認識事物能力,提升分析思辨能力的最好教材”。《做溫暖的教育》一書我是用易經理論貫穿的,一些讀了的老師、學生說,這是一本生活哲學書,現代版教育易經。《妙說易經》的書稿,岳麓書社正在編輯。
我給人建議三讀:讀書,讀人,讀己。讀書里就有一個詞“少讀”,讀一本,讀一系列,再讀一庫。陳寅格先生就說過,真正有用的書是可以讀盡的,其他翻一翻就行了。讀懂,讀通,讀活才是關鍵。
2013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做溫暖的教育》
拐彎處不是終點,除非你不想轉彎
柳:人生有很多否泰剝復,也有很多“未濟”之遺憾,特別是當下,快節奏的生活,海量的信息,眼花繚亂的機會與誘惑,讓很多人浮躁、哀嘆,深奧的易經能夠幸存于這個淺閱讀的時代嗎?能夠紓解后現代的集體焦慮嗎?能否用易經中的一些話,向今天為夢想而奮斗的年輕人提點建議?
陶妙如:拐彎處不是終點,除非你不想轉彎。泰卦之巔其實就是否來之時,若能調適心態,從容面對,也就是新一輪輝煌的開始。人時常都要有重新出發的準備,這樣,心就永遠不會疲倦。
網絡上流傳著一個段子: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刪其微信,去其貼吧,收其電腦,奪其手機,摔其ipad,斷其wifi,剪其網線,使其百無聊賴。然后靜坐、喝茶、思過、練瑜伽、讀書、彈琴、練字、明智、開悟、精進,而后必成大器也。
這是一個大數據時代,不用數據顯然會成為新時代的數據盲,這段話其實是告訴我們該怎樣使用數據。一些學生在讀我的《做溫暖的教育》,我說心靜不下來的時候,就讀《做溫暖的教育》里那些關于易經的故事吧,他們說,這本書是要靜下心才能讀得進的。我說,那你就動筆抄幾句中間的妙語,心就會慢慢靜下來了。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我們都希望自由,什么是自由呢?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易經里有一個特別的理論:他啟發人既要異想天開,又要腳踏實地。只要你能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你就能逐漸抵達你想要的境界。拐彎處不是終點,除非我們不轉彎。人智慧是因為他不斷吸收周遭的他人,人高貴是因為她不斷超越過去的自己。讓我們在每一個日子里都翩翩起舞,那是對生命的最高獎勵。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