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8月“沖繩·中國友好協會”主辦的研討會上,筆者作了題為《釣魚島問題真相》的演講,引起當地聽眾的濃厚興趣。在會后舉行的自助餐招待會上,不斷有人前來交流,其中沒有一個提出反對意見,而是暢談感想,希望多進行這種對話,表達沖繩人對中國的友好。其中甚至包括當地的右翼人士也反對石原慎太郎購島。兩個小時過去了,筆者沒吃一口飯,一直在和他們交談。其中一位沖繩人稱:“釣魚島既不是日本的,也不是中國的,而是琉球的。中國有人把琉球說成是中國的很可怕,本來反對美國在沖繩駐軍的人,也會被拖住后腿。”我對他說:從14世紀開始,中國與琉球保持了500多年友好交往的歷史,根本沒有釣魚島爭議。因為中琉都認定琉球為36島,其中不包括釣魚島。琉球王國有500多年的歷史。釣魚島是臺灣附屬島嶼,從不屬于琉球。當年強大的中國,沒有吞并琉球國任何一個小島,給琉球帶來的是文明與統一。日本1868年明治維新崛起后,于1879年吞并琉球后改稱沖繩縣,又利用1894年甲午戰爭竊取了釣魚島并于1900年將其改稱“尖閣列島”,從那時起造成了今天的中日釣魚島爭議。對方聽罷表示:“還是中國的理由更充分。”
在日本,經常有人指出,中國1958年出版的世界地圖集的日本領土版圖當中寫有“尖閣諸島”。這個扣不解開,日本很多老百姓就不理解。我們研究不能回避矛盾。中國確實有這個地圖,但我發現這本地圖冊的扉頁上有一行字注明:“中國部分國界線根據抗日戰爭前申報地圖繪制”。當時《申報》在日本統治時期,畫日本地圖的時候當然是根據日本的地圖來畫,所以不足以證明是中國政府的立場。盡管新中國成立之后有這個地圖,但也不能說這是中國政府的立場。
但是,日方也許會反問,那新中國成立之后難道就沒有自己繪制的地圖?所以研究還沒有結束。那我就要倒著查,看有沒有1958年之前中國正式出版的地圖跟這個是不一樣的。結果查到1956年中國地圖出版社的《世界分國圖》中的日本版圖中便沒有釣魚島或所謂“尖閣諸島”,而這個地圖冊扉頁上寫的是:“本圖上中國國界線系按我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繪制”。這可以證明中國的立場。
另外,日本一些人還經常提及《人民日報》1953年1月8日發表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琉球群島,包括尖閣諸島”。日本右翼經常以此為據,聲稱這就是中國的立場。我們不能回避這個問題,必須去考查一下究竟。經我反復閱讀該文,得出的結論是:這篇文章疑似是一篇翻譯的文章,或者是編譯的文章。首先它沒有任何署名,只有“資料”兩個字,是引用部分海外資料的編譯參考。文中引述翻譯自美國電訊的資料,把沖繩最大的美軍空軍基地——嘉手納寫成“卡臺那”,還在其后用括號注明(譯音)。所以不能認為這份疑似編譯的“資料”代表了中國政府的立場。如果把這種報紙所載資料的疏失等同于政府公文或官方表態,在事實和法律上也是不成立的。
關于上述兩點的說明,筆者曾向對華態度強硬的日本《產經新聞》投稿,并在2010年12月8日以半個版面登出,表明了立場,增進了日本一些人的理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