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學教師殘酷體罰學生的丑聞最近頻頻曝光,有的學生被逼喝下鹽酸,有的學生甚至因遭受嚴重體罰選擇自殺,這些惡性事件在日本引發強烈社會反響,迫使日本政府采取行動。1月24日,首相安倍晉三召集內閣大臣和教育界人士,重點討論了校園欺凌和體罰問題,稱“不能讓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但有日本輿論稱,對學生的欺凌和暴力行為已成為日本校園的“頑疾”,也是日本教育之恥,短時期內想要將其根除“幾乎沒有可能”。
日本《讀賣新聞》24日報道說,安倍創辦的專家咨詢機構“教育再生執行會議”24日在首相官邸召開第一次會議。針對校園虐待和體罰問題,安倍稱,這些事件導致青少年寶貴的生命受到傷害,“絕對不能再讓這些事情反復地重演”。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在會后的記者會上表示,內閣將在本月28日向國會提交有關《校園欺凌防止對策基本法》的草案,預計下月將綜合有識之士關于防治校園欺凌的建議,擬定對策。23日,文部科學省已經通告各都道府縣,并要求各市教育委員會在管區中小學內進行關于體罰情況的普查,調查對象包括教師和家長,預計最終的調查報告將于4月提出。
日本時事通訊社24日報道說,日本政府之所以以前所未有的嚴肅姿態“向校園的黑暗一面宣戰”,是因為近期的校園欺凌事件頻頻被曝光,引起社會公憤。去年12月23日,大阪市櫻宮高中校籃球隊的高二年級隊長因被籃球隊教練連番抽打耳光和敲擊頭部,在家里留下遺書后自殺,此事在日本社會引起巨大震動。大阪市長橋下徹計劃全面撤換該校教師,并中止該校體育系的招生資格,而自殺學生的父親23日已正式訴諸司法機構,要求重懲施暴教師。
-
另外,去年12月,愛知縣蒲郡市一所高校的理科老師在實驗課上逼迫兩名學生喝下稀釋的鹽酸,該老師后來辯解稱是為了懲罰他們實驗失敗,“使他們專心學習”才這樣做,此事本月18日被曝光,當地教委稱,該老師將各含15毫升鹽酸溶液的燒杯交給兩名做錯試驗的學生,其中一名學生很老實地全部喝完,另一學生將鹽酸倒入口中感到非常不適后立即吐掉,兩名學生隨即漱口。剛轉職到北海道網走市教育委員會任職的石冢貴子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強迫學生喝鹽酸,這簡直難以置信,作為試驗課的老師,怎么會不知道這么基本的常識?真是枉為人師。這個老師的極端行為令人無法原諒。”
日本TBS電視臺23日報道說,在日本中小學,教師體罰已經成為“被普遍接受的現象”,特別是一些體育特長學校,體育教師和教練往往以“勝利至上”為名義,肆意體罰甚至毆打學生,此次發生學生自殺事件的大阪櫻宮高中就是體育名校。島根縣松江市的一所私立中學22日解聘了本校空手道部的教練,該校空手道部是全國大賽的常勝軍,但教練常年兇狠體罰學生,最終在學生和家長的壓力下,學校不得不將其趕走,并向社會公開道歉。另據時事通訊社23日報道,東京都武藏野市一所私立學校的一名16歲女生,去年3月體育課上受到柔道部教練的體罰,耳鼓膜被打穿,23日她正式向東京地方法院提出訴訟。報道還稱,該校教練甚至用鐵棍毆打學生,稱這是“鍛煉學生意志所必要的”。日本媒體稱,目前不少學校為了追求學業和運動成績,對于教師體罰學生放任自流,而出現問題后,有的學校還阻礙教育監管部門調查,試圖掩蓋事實真相。
對于日本學校頻頻發生暴力丑聞,日本輿論在“民怨沸騰”之余也感到無可奈何。《周刊朝日》24日評論說,在日本的中小學里,學長欺負學弟、教師毆打學生的事件不斷發生,這讓政府、教育機構和整個教師群體都面臨信任危機,“日本的教育已經染上重病,而暴力事件可能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日本讀賣電視臺24日報道稱,在過去的一個月里,日本校園丑聞頻頻浮出水面,而這些并非“新故事”。去年日本大津一所高中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已經讓日本的學校“顏面掃地”,日本校園文化的丑惡一面甚至引發世界的關注和嘲笑。日本媒體評論說,盡管政府已經發出嚴令,期望能根治校園欺凌和體罰問題,不過,由于這一現象在日本社會的普遍性和“慣性”,想要在短時間內改變這一情況,并非容易之事。
?
?
相關鏈接:
虐童體罰學生頻發 專家:提高幼兒園辦園準入門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