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清淤
自2012年9月28日至今,中國A股再無IPO。2012年總共發行152家,僅有過去的一半。至今在排隊通道中的擬上市企業迅速堆積,已有了800家。
中信證券
“A股市場 行情好的時候,一年也就發兩三百家企業上市,這可夠發兩三年的。”一位證監會高級官員發愁道。
為此,證監會采取的對策是發動IPO財務打假行動。1月8日,中國證監會在北京香山召開“首次公開發行(IPO)在審企業2012年度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會議”,來自發行部、創業板發行部、會計部、稽查總隊、各派出機構、上海、深圳專員辦以及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各保薦機構和有證券、期貨 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等約300人參加會議。
一位官員稱IPO打假分為兩個階段,一是主動自查,二是證監會現場檢查。從現在起到3月31日之前為IPO在審企業自查期,這段期間,已經向證監會遞交申報材料的企業需要對其2012年的業績進行自查,并向證監會提交自查報告。不能及時提交自查報告的,要中止申請;不能及時提交自查報告且無法中止申請的,要終止申請;2012年業績下滑的,保薦機構要撤回發行申請。
4月份證監會將抽調人員組成專項檢查組去各地檢查IPO在審企業財務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抽調人員不僅將來自發行部、創業板部、法律部、會計部,還來自具有證券執法權力的稽查總隊。“誰敢死扛著造假糊弄監管者,就立案稽查。”一位官員說。去年年底證監會已經懲罰了一些保薦機構,因其知情不報,明明知道所保薦的企業業績下滑,仍瞞報,結果企業以高價發行掛牌上市后即宣布業績下滑變臉。
“估計自查期間能有兩三百家企業業績下滑而主動撤回申請。有少數企業死扛著不撤回申請,4月份證監會去檢查,再篩一批。先打假,后開閘,可能到五、六月份以后,就差不多了。”證監會有關官員表示。
在2012年11月的寧波會議上,針對800家在審企業的存量消化問題,有券商表示應賦予券商單方面撤回申請材料的權力。一些保薦機構提出了將一部分企業分流到新三板掛牌的建議,即一部分正在發審流程中的企業可以先行被保薦至新三板掛牌交易,待市場時機成熟后轉至A股上市。
一位擬上市公司副總經理說:“新三板交投清淡,很難融資,這是現實。但是如果給出一定的政策優惠,我們還是愿意先去新三板掛牌。比如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后,不用經過預審環節,就可以上初審會、發審會。這樣的優惠,是會吸引我們去新三板掛牌的。”
談到發行體制市場化改革的問題,多家券商提出不應該限制發行價格,同時期待盡快推出自主配售、加快審批速度、信息披露差異化和彈性化、放寬預路演時間、推出配股權證、進一步放開保代簽字權等市場化舉措。
本刊記者陸媛對此文亦有貢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