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審靠外援
來自兩大交易所的近百名工作人員,通過常年的借調機制,成為主板審核和創業板審核的主力軍
發行部門是掌握證監會內最核心權力的部門之一,也是工作相對較累的部門,但晉升速度相對較慢。“沒辦法,大家都想來發行部門,來了還不想走,晉升自然沒那么快?!币晃还賳T說。
2011年,在證監會全系統考核中,發行部以平均每人每個工作日工作時間超過12個小時,成為加班時間最長的部門。與發行部相比,同期進入證監會內其他部門的人員升職較快。發行部多見資深年長的副處級、處級官員,雖然職級不高,但在市場上很有影響力,跳槽時也身價暴漲。
不過,發行最苦最累的基礎性工作,并非全部由發行部編制內的公務員們擔任。預審員在證監會內是一個特殊群體,以“外援”居多。
由于證監會編制有限,人力不足,發審工作繁瑣繁重,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的人員,通過常年的借調機制,分別成為主板審核和創業板審核的主力軍。
借調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已成為呼吁發審權力下放給交易所的一大理由。
在創業板倡建之初,深交所力主創業板發審權下放,為此組建了創業板小組,由總監劉勤帶頭,結果是暫時為證監會作嫁。
證監會成立發行二部,負責創業板發行。原上市部副主任張思寧出任創業板部主任,原非公部兩位處長畢曉穎和楊郊紅分別出任審核一處、二處處長。發行二部成立時間緊促,缺乏人力,深交所創業板小組20多人幾乎整體被借調到北京。之后每年,深交所通過固定流程派員到京幫助發審,發行部約10人,創業板部約20人,再加上其他部門如基金部等,深交所有80人左右常駐北京。
這支借調隊伍的人員薪資、住宿全部由深交所承擔?!白畹湍晷皆谌氖f元左右,總監級別在100萬元左右。光發審部門借調人員的人力開支,加上長年包租十來間金融街公寓作為宿舍,深交所四年來提供的發審隊伍成本大約在4000萬元左右?!鄙罱凰嘘P人士透露。
按照證監會的待遇,局級干部年收入15萬元,處級干部年收入10萬元,主任科員年收入6萬元左右。借調的預審人員若獲得證監會正式編制,內部也更多晉升機會,將來也會身價大增,但機會罕有。
預審員有資深的,也有剛出道的。年輕預審員沒有企業運營管理經驗,亦缺乏金融機構工作經驗,所學專業多為財務和法律。年輕人雖然經驗一般,但精力好,被分工審理公司首發申請材料后,他們便日夜審核材料,對格式流程上手很快。預審員們通常要花幾個月來審核公司的招股說明書申報材料。按規定,在這段時間里,預審員和公司之間不能有任何接觸行為。大多數預審員是借調身份,權力有限,主要是上市材料的合規性審查,自由裁量空間相對較小。
保代常抱怨在發審工作人員面前被“訓斥”得像個孫子。對此,一位證監會官員辯解說:“對于一些保代粗制濫造甚至造假發審材料的現象,就應該訓。”
投票權有價
一票三五十萬是時價。不是每個人都會收,收的也不會每單都要。送錢太直白,就曲線照顧有關發審委員的生意
“無論有價無市,還是有市無價,至少市場上流傳的說法是,發審委每一票都有價碼?!币晃煌缎腥耸空f。
與發審部門核心人物吃一頓飯需要幾十萬;與發審委員吃一頓飯也是有價碼??市場上與IPO利益鏈條相關人士稱之為公開的秘密。投行手中的發審部門名單會細化到個人背景、家庭結構、孩子是否結婚、是否有孫子??以便精確服務,這樣的資料往往成為資本市場部內部爭奪的秘密武器。
雖然證監會有關部門主任對這種明碼標價的說法公開表示了氣憤,但自從證監會設立發審委制度以來,如何知曉哪位發審委員審哪家企業、如何認識發審委員并讓其投下贊成票,是為IPO投行圈的追求。主板公司、大型國企不會遇到此類情況或不太嚴重,但中小公司,特別是創業板IPO中,則此風盛勁。
以前發審委員上會名單是保密的。一位財經公關公司總經理回憶說:“那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有公關公司派四五個人天天盯在證監會門口,看發行部的人抱著企業發審材料出來了,就派人跟上。如果材料送到財政部了,那就是財政部的那位發審委員審;材料送到發改委了,就是發改委的那位發審委員審。雖然是笨辦法,但很有效。一份名單可以賣一百萬元。”
如今,發審委員的名單公布在證監會官網上,發審公告中也公布7位發審委員名字,問題變成了如何能在發審會前見到發審委員。
金悅利灣魚翅鮑魚酒店坐落在離證監會500米的金城紡街。一位保代指著酒店告訴財新記者:“我們常常在這里請發審委員吃飯。”這家酒店以鮑翅參為主菜,人均消費千元以上。
但吃飯何值一提?“只要能介紹發審委員見一面,我們給中間人10萬元費用,給發審委員30萬元。”一名浸淫發審灰色產業鏈多年的中介人告訴財新記者。在業內排名前五的幾家財經公關高管均表示這是時價,且公司內部有專人負責,單線行事。
“最近漲價了?這實在是有點貴了。”一位投行總經理聞言表示,隨即笑而不語。
“大體來說,一票三五十萬元屬正常。每位委員平均每年審50家企業,80%的過會率。市場給每位發審委員一年的投票權估值1000萬元。當然,有多少委員選擇變現是未知數。”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估算。不是每位發審委員都收錢,收錢的也不會每單都收,得是信得過的關系,“安全是第一位的”。
“這些錢怎么送到位,我也不了解具體過程。我們第一次上會被否就是沒搞掂相關人員。這次我們換了保薦機構,也提前與發審委員溝通了。”一家正準備二次上會的擬上市公司副總經理告訴財新記者。
發審會被否決的,半年后有第二次機會提交申請,95%的企業都成功二次過會。這成為市場質疑的重點。一位券商企業融資部總經理說,“才半年時間,這個企業本質就改變了嗎?那些影響上市的重大關注問題因素都消失了?”
“每一個發審委委員上會前要寫承諾書,有沒有跟發行人、保代接觸。”證監會有關官員強調說,“企業和保代不要私下接觸委員,后果是負面的?!?/p>
為防止利益輸送,發審委員還要嚴格遵守回避制度。“初審會召開前一天確定哪組發審委員,另外有一兩個兼職委員候補。常常出現初審會開始后,委員當場翻開初審報告和企業資料,看了幾分鐘,突然站起來聲明回避,出門走人?!鄙鲜龉賳T說?!叭绻换乇?,被舉報就是嚴重問題?!?/p>
但是,據一位大型券商投行部負責人揭露,“以前發審委員都選大律所、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人,現在會里也開始推選小所人士了。一旦合伙人被選為委員,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的生意立即火爆。送錢太直白,那就以各種方式曲線照顧委員的生意,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誰來安排這些隱秘的交易?“有人在證監會發審部門工作數年,不愿苦熬等待晉升之路,便下海或借以學界身份作為幌子,實則為市場掮客。他們非常熟悉上下幾屆發審委員,掌握豐富資源,為申報IPO的企業牽線搭橋,以曲折方式從中受益?!币晃还賳T說。
財新記者聯系了不少發審委員,迄今沒有一位發審委員愿意公開接受正式采訪,正面回應這些傳聞。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