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中心公布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
日前中國官方高層智囊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研中心)首次向社會公開了其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全文,勾勒出一幅詳盡的改革“路線圖”。
■ 由國研中心主任李偉、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鶴擔綱領銜
■ 提出“三位一體” 改革思路聚焦八大重點領域強調關鍵在于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備受中外關注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于11月召開,最近,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等都在不同場合談及“全面深化改革”話題,并透露三中全會將對改革作出總體部署,而改革的“范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
高層屢屢發聲宣示改革,而三中全會的改革方案也逐漸“浮出水面”。日前中國官方高層智囊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研中心)首次向社會公開了其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全文,勾勒出一幅詳盡的改革“路線圖”。
昨天,以“擴大交流合作,共同振興中華”為主題的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昨日上午在廣西南寧開幕。俞正聲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講說,下個月將召開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這次全會主要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這一輪改革范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必將強有力地推動大陸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刻變革,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相信大陸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的新發展,必將為兩岸經濟合作乃至兩岸關系的發展提供更強勁的動力、更寬廣的空間和更有利的條件。
日前,國研中心首次公開了其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全文。負責方案制定的課題組由該中心主任李偉、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鶴擔綱領銜,國研中心多位資深專家參與寫作。
所謂“383”方案,是指包含“三位一體改革思路、八個重點改革領域、三個關聯性改革組合”的中國新一輪改革路線圖。
報告指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深層次體制和政策弊端,為實現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任務,今后幾年必須在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報告強調,新一輪改革目標是建立富有活力、創新導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體措施是推動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企業體制的“三位一體”改革。
報告指出,“三位一體”改革的關鍵在于“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為此必須推動行政管理體制、壟斷行業、土地制度、金融體系、財稅體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創新體制以及對外開放等八個重點領域的改革。
此方案已形成名為《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和路徑》的讀本,并交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全書將于11月初上市。
?
“三位一體”的改革思路
(1)新一輪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富有活力、創新導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富有活力,就是要大幅度減少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通過完善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體系,更大程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創新導向,就是營造有利于創新的制度環境,完善創新激勵機制,促進轉型升級,更大范圍地激發企業和個人的創造性;
包容有序,就是大力推進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使全體人民通過勤奮努力公正分享發展成果;
法治保障,就是使各種所有制經濟和各類經濟活動得到法律的平等對待和保護,穩定發展的信心和預期。經過改革,形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的制度環境,打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升級版。
(2)實現上述目標方法:在以往市場、政府和企業改革的基礎上,著力推動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企業體制的新“三位一體”改革。
完善市場體系,重點是深化基礎產業領域和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市場的改革,使市場更大范圍、更為有效地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轉變政府職能,重點是減少審批,理順事權,提高透明度,促進財稅體制的重要轉型,使政府能夠更好地提供公共產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創新企業體制,重點是放寬準入、鼓勵競爭,營造各類企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和創新資源的外部環境,使企業由主要依托低成本要素組合優勢,轉向更多地依托轉型升級、創新驅動。
(3)“三位一體”改革關鍵:是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政府和市場并非簡單的此消彼長關系,而應當形成互補共生的關系。國內外歷史經驗表明,有效的市場通常對應著有效的政府,反之亦然。政府應在外部性強、自身具備優勢、能夠給企業和市場帶來補充支撐效應的領域發揮作用。這樣,隨著市場和企業的成長,政府的作用也會相應增長。
政府發揮作用的合理范圍也是隨著經濟增長階段和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在經濟發展的較低階段,政府在外部性突出、確定性較強的領域,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為企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支持經濟的高速增長。而當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時期結束,更多依靠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的時候,政府就應當減少對經濟活動的直接參與,主要致力于培育有利于創新的制度和政策環境。在某些特殊情景如應對金融危機沖擊時,政府有必要采取一些行政措施,但轉入常規增長后,就要把本應由企業和市場來辦的事情交還給企業和市場。
為此,必須推動行政管理體制、壟斷行業、土地制度、金融體系、財稅體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創新體制以及對外開放等八個重點領域的改革。
八個重點改革領域
(1)以依法行政、公開透明、大幅度實質性減少行政審批為重點,深化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社會轉型,迫切需要轉變政府職能。應抓住當前深化改革的有利時機,推進各項職能轉變,大幅度實質性減少行政審批,提高政府決策科學性,增強政府運作透明度,盡快使依法行政取得實質性進展。
—有針對性地調整或完善政府基本職能。減少貸款規模、土地指標、產能數量等行政性直接干預手段,主要運用貨幣、財稅等總量手段改善宏觀調控。調整市場監管重心,減少行業進入的前置性審批,加強質量、安全、環保、節能、技術標準等方面的一線監管。加大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對監管不作為造成重大損失的,相關監管部門和人員需承擔相應法律和經濟責任。積極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公共服務,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促進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
—采取得力措施,大幅度實質性減少行政審批。對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已明確要清理和減少的行政許可、行政審批,必須按期完成。對仍需審批的項目,規定審批時限,到期不批復視為同意。對不涉及國家安全和企業秘密的審批,在網上公布審批流程、條件和進度,接受企業和社會公眾的質詢。建立審批事項重大失誤責任追究制,對審批失當造成重大損失的,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提高政府決策效率和科學性。改進政府決策協調機制,將部門會簽制度改為牽頭部門負責制。對涉及公眾利益的重大決策,決策前應組織相關機構、智庫等進行必要論證,有的要舉行聽證會;事中要有跟進評估、反饋調整;事后應組織包括第三方機構在內的有關方面評估政策效果,并公布評估結果。
—提高政府運行透明度。擴大各級政府在三公經費、轉移支付等領域的公開內容,詳細公布各級政府財政收支和政府間轉移支付的計算方法。建立人民銀行、統計部門、審計部門向全國人大定期匯報制度,凡不涉及國家安全的統計數據及其計算方法,應及時公開。總結有關地方經驗,完善地方政府定期向人大匯報工作機制,推行電視、網上直播等做法,有效提高政府運行透明度。
—真正落實依法行政。引導、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行使行政訴訟手段,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選取“民告官”典型判例,進行適當宣傳。鼓勵公益訴訟,允許集體訴訟,以減少上訪和群體性事件。
—完善公職人員薪酬體系。根據經濟增長、物價變動和社會平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政府部門和公立機構職工收入水平及其增長機制。建立廉潔年金制度,公職人員未犯重大錯誤或未發現腐敗行為的退休后方可領取。規范崗位權責,減少政府官員自由裁量權,構建“不能貪、不敢貪、不愿貪”的防腐機制。率先從公共部門及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和新提拔干部做起,加快官員公布個人財產進度。
?
相關鏈接:
吳稼祥:“383”報告依然是局部、政策和階段性的
383方案提及小產權房引市場躁動 轉正無時間表
國研中心主任李偉:“383方案”僅是個研究課題
解密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383”方案可平抑房價
"383"報告引領改革建議值得關注
“383方案”攪動資本市場:公募伺機而動 私募潛伏
“383方案”提議分拆中石油管網資產
國研中心“383”報告意外走紅背后:市場過多猜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