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G20讓世界更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主辦國中國。
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G20峰會即將在杭州召開。面對全球經濟疲軟、英國脫歐、地緣政治崛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問題,世界對這次在中國舉辦的G20,有著更多急切的期待和關注。一方面,問題是真的大;另一方面,在西方體制屢屢“失靈”的今天,世界對中國寄予了更多期望。
最大的問題自然是當下的國際經濟問題,這也是一直以來G20峰會的主旨。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紛紛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指出,國際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上升和部分市場波動性加劇導致下行風險加大。俄羅斯《獨立報》發表文章說:“中國正著手把G20峰會從禮節性會晤變成協調全球經濟的有效機制。正如媒體所說,中國將繪制世界經濟走出泥潭的路線圖。”但經濟問題的背后,并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這么簡單。七月末在成都舉行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也是9月G20峰會前最后一次高級別會議。在會上,英國脫歐、恐怖主義、土耳其未遂軍事政變等事件成為焦點,加劇了大家對全球經濟預期的擔憂。可以說,這次的G20,對世界來說,不僅是進行經濟金融之間的協調,更是尋求如何應對當下由地緣政治、恐怖主義等問題的解決辦法,從而推進國際經濟復蘇,以及建立更加公平的經貿秩序。這一次的G20,被賦予了更多意義。
此次G20讓世界更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主辦國中國。屢屢創造世界經濟奇跡、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在此次峰會上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讓國際社會尤為關注。在7月30日舉行的T20智庫論壇上,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羅思義(John Ross)就指出,中國的資本形成速度遠遠高于美國,而國家投資是中國在全球經濟低迷中仍保持中高速發展的原因之一,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值得世界各國學習。同在論壇上,澳洲國立大學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東亞經濟研究所所長、亞太經合組織首席架構師彼得·德賴斯代爾指出,作為世界最大的貿易國,中國需要成為國際貿易系統的守護者。美國彭博社指出,中國將充分利用擔任G20主席國這一機會提升在地區乃至全球的形象和領導作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撰文指出,如果這次峰會能夠在反對民族主義和地緣政治,促進世界自由貿易和推進全球化方面取得共識,對中國和世界都是極為有利的,就會是里程碑式的會議,并且也會向世界證明,中國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在促進世界共同發展和繁榮過程中的作用。這些頗為殷切的期望,發出一個越來越清晰的聲音,世界經濟的復蘇,中國的作用舉足輕重。而中國也正在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我們在發出更響亮的聲音,作出更有擔當的舉動,來主動承擔責任,為國際經濟發展開出“中國藥方”。
此次G20釋放的另外一個信號,則是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攀升。這不僅體現在主辦國中國的身上。中國外長王毅日前表示,本屆峰會將成為二十國集團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參與最多的一次,在組成上更具代表性,更富包容性。
回看G20峰會,正是因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才由原來的財長會晤機制升級為領導人會晤。世界更期待八年后的這次杭州峰會,如何給世界經濟帶來提振和信心。(羅思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