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城市新內涵
“海口的濕地保護得到國際濕地公約組織專家的高度認可。”中國濕地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馬廣仁說,近年來,海口濕地保護從規劃做起,在治理、截污控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無論是治理效果、治理方式都走在全國的前列。
“水光浮日出,霞彩映江飛”。城市伴水而生,美麗的椰城流淌著一條美麗的河流——美舍河。然而,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推進,美舍河一度面臨生態受損等問題,不僅影響城市形象,更讓沿岸市民受苦。2016年4月,海口啟動美舍河綜合治理工程,圍繞“生態修復”“服務民生”等核心理念,將水體治理融入生態修復,以水體治理惠及民生,用生態修復進一步激活城市的發展動能,從“本”上治理城市病。如今,沿岸居民告別了20年不敢開窗的歷史,周邊商業也隨之興旺,美舍河已成為水體治理示范樣板和典范,成為市民和游客休閑的首選地。
參會人員在展臺前利用VR觀看濕地保護區風光。
“海口美舍河治理解決了城市污水這個老大難問題,并改變河道的‘三面光’,慢慢把陸地植被與水生植被聯系在一起,對城市的生態和排水都起到積極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宜瑜贊嘆,鳳翔濕地公園的人工濕地是把污水處理和生態系統結合起來的典范,既節約資金又能夠處理水中污染物,既解決城市治污問題又美化環境,在全國也不多見,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
以美舍河綜合治理為代表,海口破解了以前“九龍治水”的生態保護格局,成立市治水辦的“一龍治水”,全面構建市、區、鎮(街)三級河長組織體系,并成為全國首批“灣長制”試點城市。
龍華區新坡鎮潭豐洋土整項目的部分用地范圍,被調整為建設潭豐洋省級濕地公園,有效保護了403.26公頃的火山熔巖濕地。國家II級保護植物水菜花、水蕨、野生稻的重要棲息繁殖地得以保護;啟動實施和五源河相關規劃和保護措施,有效地改善了五源河濕地水質……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濕地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激活了海口市濕地生態旅游市場。龍華區龍泉鎮涵泳村的千畝荷塘,為當地村民增加收入超過1500萬元;瓊山區鳳翔街道辦的新潭村,每年吸引約2-3萬名游客前來體驗觀光;美蘭區三江鎮“鶴舞九湖”文明生態村片區,每年吸引近5萬游人旅游觀光;秀英區永興鎮馮塘綠園生態示范項目融合羊山濕地、生態農業、民俗文化等多元素,增加村民年收入21000多元。
濕地之城再出發
為濕地之城筑夢,海口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為加快濕地保護,2017年5月,四個區分別成立了專門的濕地保護志愿服務隊。每逢周末,志愿者們都會奔赴美舍河、演豐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三江濕地保護區,開展濕地污染調查、環保宣傳、環境清理等志愿服務活動。
2月3日,五源河、美舍河兩個國家濕地公園的揭牌及海口濕地網的上線,標志著海口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再次邁上新的臺階。
6月22日,海南省首個濕地保護協會——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掛牌成立,海口的濕地保護又添力量。
飛禽身上安裝了追蹤系統,能夠監控飛行路線數據。
2017年9月,國家水利部公布了第十七批全國“國家水利風景區”名單,美舍河被批準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2017年年底,國家林業局公布了全國64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名單,海口五源河濕地公園、美舍河濕地公園上榜;今年6月,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榮登由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開展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光榮榜”;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發現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原雞、省級重點保護動物藍胸秧雞,“最美小鳥”蜂虎也來五源河筑巢棲息。
根據《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海口將全面加強濕地資源保護和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建設50余個濕地公園和小區,水清岸綠的美景正在回歸。
……
“濕地好風景,最是憶鄉愁。”今年2月,在考察了海口的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那央濕地、潭豐洋濕地公園后,聯合國國際濕地公約組織秘書長瑪莎·羅杰斯·烏瑞格贊嘆,“我已經完全被這座城市的美麗所折服。”
保護濕地,海口一直在路上,入選“國際濕地城市”只是一個起點。海口市林業局負責人說,“國際濕地城市”能為海口帶來一張靚麗的國際名片,更重要的是,能引進國際先進的濕地保護理念,更好地保護海口的濕地資源。
?
相關鏈接:
海口:濕地入城(組圖)
從省級濕地公園到國家濕地公園再到“國際濕地城市” 海口:兩年三級跳
海口:城市與濕地和諧共生
剛剛,海口獲得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授牌!
【濕地漫畫】阿椰阿城帶你領略海口這座國際濕地城市之美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