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剪紙 “剪”出自信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宋朝詩人陸游的梅花絕句,似為吳永梅而作,她32年的人生歷程中,堅忍的性格,陽光的心態,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甚于常人。
1979年10月,吳永梅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與每個正常的孩子一樣,兩歲前她也是個聰明活潑、人見人愛的乖孩子。但天有不測風云,兩歲時的一次高燒,使她的命運發生了徹底改變———突然不能說話也聽不到任何聲音,成了一名聾啞兒。
吳永梅在和海南日報記者的交流過程中寫下這樣一段話:因為是個聾啞人,我無法跟別的孩子交流,童年生活沒有一絲童趣,每天孤獨而乏味,那段時間,似乎沒有陽光照到我的身上。
為了讓她接受專業教育,1991年,父母把她從文昌市第一小學送到省聾啞學校讀書。
在省聾啞學校,小永梅終于學會了用手語和老師、同學“說話”,她的臉上多了笑容。有了生活的勇氣,她盡情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為掌握更多的文字,課余時間,她認真學習字典上的字詞,用文字與不懂手語的人交流;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在老師的指導下,她學習電腦打字、表格制作、收發文件等;為掌握一技之長,她學習縫紉,跟隨美術老師吳永偉學習繪畫和美術理論知識,并從初一開始接觸剪紙。
吳永梅在紙上寫下:在省聾啞學校學習生活的九年間,我的生活充實而有趣。知識的增長和老師的教誨,讓我變得更加自信、堅強!同時,我愛上了手工制作,更愛上了剪紙。
命運總會垂青那些在生活中付出努力的人。2002年3月,文昌市特殊教育學校掛牌成立,在文昌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關懷下,她踏進該校的大門,在三尺講臺上開始了她的從教生涯。這期間,她通過了海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函授考試,取得了大專文憑。
執著追夢 “剪”出精彩人生
在無聲的世界里,8歲的小永梅有一個夢,長大后能成為一名畫家。她寫道:“我自幼深受省聾啞學校吳永偉老師的影響,對藝術很感興趣。我喜歡剪紙并以此為一生的追求。”
近20年的時間里,不管環境怎樣艱苦,她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在剪紙實踐中,她認識到,要想創作出好的剪紙作品,需要不斷地學習和苦練技藝。她不僅多次向吳永偉老師請教,從吳老師那里學習剪紙的創作技巧,還利用課余和節假日時間學習剪紙。走上工作崗位后,她買來書本自學,并參加文昌市殘聯組織舉辦的各類手工培訓班。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的努力下,剪紙、十字繡、貼蛋、串珠、珠包等手工技藝,她樣樣精通。
走進文昌市特殊教育學校三樓的一間課室,四面墻壁上掛滿了吳永梅和她的學生們的手工藝制品。
(編輯:謝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