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6/11/c89cdc6193f8113fd9651e.jpg)
苗族對歌。海南瓊中文化館提供
????300年苗歌唱不完
????走出灣嶺鎮的南毛村,我們又到和平鎮新興村、黎母山鎮高麗埇村,每到一處,都深深地感受著苗族民歌的優美、通俗、質樸,猶如山間的清泉,徐徐流淌,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苗家人。
????那苗族民歌又是起源于何時?
????據史料記載,海南苗族民歌在海南存在約300多年。據清道光《瓊州府志》記載:“蓋前明時剿平羅活,抱由二峒建東安營,調廣西苗兵防守,后營訊廢,子孫散處山谷,仍以苗名?!鼻鍙堧h《瓊州志》云:“又有一種曰“苗”,幾數百家,常徒移于東西黎境”,由此可見,海南苗族是明代遷移到海南謀生的。
????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王海昌介紹說,海南苗族來到海南后,創造了本民族獨特的文化,海南苗族民歌就是海南苗族獨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海南苗族民歌的內容豐富,以敘事為內容的有《盤皇歌》、《水淹歌》、《論皇歌》等,以祭典為內容的有《祝神歌》、《壇官歌》、《灶王歌》等,以禮俗為內容的有《迎親歌》、《神農土地送禾回》等,以愛情為內容的有《女思男歌》、《相思歌》、《盼郎歌》等。海南苗族民歌的曲調單一,優美沉長,往往一首敘事歌三天三夜也唱不完。
????王海昌說,海南苗族民歌在苗族生活中也起了較大的作用,勞動、愛情、交友都用民歌來表達。作平安、辦喪事也用民歌來表達。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許多苗族群眾為宣傳黨的政策自編自唱了大量的革命民歌,歌頌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使廣大苗族群眾自覺擁護共產黨,支持解放軍。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1984年把每年“三月三”定為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后,群眾性的賽歌活動風行,它成為海南苗族群眾必不可少的文化生活內容。
????苗族民歌題材廣泛
????瓊中文化館館長何丕杰長期從事苗族民歌的研究、普查和收錄,據他介紹,在多次對苗族傳統民歌的普查與收錄中發現,民歌的曲調單一,以曲調命名分為《長調》與《短調》,《長調》深沉悠長,每句的后面多次重復上一句曲調,像彎曲的河水反反復復。而短調則不需重復,一句一句唱下去。
????何丕杰介紹說,苗族民歌容題材廣泛,主要包括:敘事歌———有創世神話故事,歷史傳統故事等的長篇民歌;祭典歌———有祭祀灶神、天神、壇官等內容民歌;禮俗歌———有迎春、迎神、飲酒等內容民歌;愛情歌———它是海南苗族生活的寫照,相思約會、求婚探情、嘲諷戲謔、盟山誓海、離別思念、成親逗趣、逃婚等都有所詠唱。在韻律上,海南苗族民歌歌詞以七言四句為一節,用苗語押韻,結構嚴謹,格律統一。
????對于海南苗族民歌的藝術價值,王海昌介紹說,海南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民歌的存在,節假日、平時生活、勞動、戀愛、婚姻、祭祀都要唱民歌,可以說是無時無歌,無事無承,無人無歌。苗歌演唱藝術以質樸、爽朗著稱,苗歌的美就美在它單純、真摯、質樸,幾乎不需要伴奏;它是歌手面對天地、面對自己、面對勞動、面對心上人用本嗓唱的,心中所想即是口中所唱,毫不隱瞞,是來自大自然的歌唱,是最有生命力的音樂;它反映著苗族人民曲折的生活歷程、樸素的審美情趣和純真的情感,同時,苗族人民善于通過民歌來抒情表意,其內容豐富多彩,蘊藉著苗族人民對自然、社會與人生的審美評價,體現了苗族人民樸素的審美意識和美學觀點。但是,和許多非遺項目一樣,隨著社會發展,傳統文化逐漸淡化,苗族民歌生存也陷入困難境地,如何更好地保護和發展苗族民歌文化,如何更好地發掘、保存、傳承和發展,這是當務之急。(記者于偉慧)
?
相關鏈接:
海南黎族農民陳業開的致富路[組圖]
《黎族故事》:黎族文化的深度梳理
專家:海南五指山應扛"黎都"大旗弘揚黎族文化
專家:海南五指山應扛"黎都"大旗弘揚黎族文化
中俄藝術家海南聯袂辦畫展進黎族村寨實地寫生
?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