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沙永暑礁海域里的海魚 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南海是個巨大的漁業寶庫
????據了解,省水產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擔負著全海南漁業資源調查、海(淡)水養殖、海洋捕撈、水產品加工、良種良苗引進繁育、養殖病害防治等多方面的基礎研究及應用推廣職能。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里,省水產研究所曾多次組織隊伍,調查南海漁業資源狀況。
????李向民還清楚地記得上個世紀80年代,他擔任瓊海縣水產局副局長期間,曾參與組織“南沙群島”、“東沙群島”漁業探捕,當時有5艘漁船、80位漁民參加南沙群島探捕,探捕礁盤14個,凈作業12天,以當時的比較落后的捕撈設備,仍捕獲了海參72擔和一大批高檔的海產品。
????“南海是一座巨大的永續的漁業寶庫。”李向民告訴記者,2008年以來,該所將西南中沙海域中上層漁業資源調查列為科研課題,每年派科研人員跟隨作業漁船前往調查。幾年下來,該所已基本掌握南海漁業資源分布情況,南沙群島海域島礁中上層魚類漁業資源豐富,漁獲品質優,總儲量巨大,目前已知棲息魚類有500種以上,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有30多種,適合大范圍大規模開發。
????“西南中沙地處熱帶海洋,海洋魚類生長速度快,繁殖速度也快。”李向民說,南海漁業資源自我恢復能力很強。以藍圓鲹而言,這種魚喜集群覓食,且繁殖力超強、生命周期短,如果不捕撈,也會很快死亡。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