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背景:
“揚州八怪”形成因素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8/09/698d9378334070c44bd586e25bc0ebac.jpg)
????揚州自隋唐以來,即以經濟繁榮而著稱,雖經歷代兵禍破壞,但由于地處要沖,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戰亂之后,總是很快又恢復繁榮。進入清代,雖慘遭十日屠城破壞,但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發展,又呈繁榮景象,成為我國東南沿海一大都會和全國的重要貿易中心。富商大賈,四方云集,尤其以鹽業興盛,富甲東南。經濟的繁榮,也促進文化藝術事業的興盛。各地文人名流,匯集揚州。在當地官員倡導下,經常舉辦詩文酒會。詩文創作,載譽全國。有些鹽商,堪稱豪富,本身亦附庸風雅,對四方名士來揚州者,多延攬接待。揚州因而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許多名士,其中有不少詩人、作家、藝術家。所以,當時的揚州,不僅是東南的經濟中心,也是文化藝術的中心。
????富商大賈為了滿足自己奢侈生活的需要,對物質和精神上的產品也就大量地需求,如精美的工藝品、珍寶珠玉、鮮衣美食,在書畫方面更是著力搜求。流風所及,中產之家乃至平民中稍富有者,亦求書畫懸之室中,以示風雅,民諺有“家中無字畫,不是舊人家”之說。對字畫的大量需求,吸引和產生了大量的畫家。據《揚州畫舫錄》記載,本地畫家及各地來揚州的畫家稍具名氣者就有一百數十人之多,其中不少是當時的名家,“揚州八怪”也就是其中的聲名顯著者。
????以“揚州八怪”為代表的揚州畫派的作品,無論是取材立意,還是構圖用筆,都有鮮明的個性。這種藝術風格的形成,與當時畫壇上的創新潮流和人們審美趣味的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系。中國繪畫至明末清初受到保守思想的籠囿,以臨摹抄照為主流,畫壇缺乏生氣。這一萎靡之風激起有識之士和英才畫家的不滿,在揚州便出現了力主創新的大畫家石濤。石濤提出“筆墨當隨時代”、“無法而法”的口號,宛如空谷足音,震動畫壇。石濤的理論和實踐“開揚州一派”,稍后,終于孕育出了“揚州八怪”等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群體。
??? (圖:鄭燮? 托根亂巖圖? 軸? 紙本? 墨筆? 106.8×51.7cm )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