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塘粉屬于海南粉的一個支系,一碗味道鮮美的龍塘腌粉要加入十幾種佐料。(南海網記者陳麗娜攝)
?
廣州出名:龍塘粉受港澳客人追捧
說起這家百年老店近10年來的歷史,世伯顯露出憂傷。他說,龍塘粉相比其它粉要白嫩,它比海口粉絲粗一點,比抱羅粉細一些,屬中粉,它具有粉質嫩爽,香味撲鼻,光澤明亮,可口。但是那么美味的龍塘粉其實只是在當地龍塘有名,時間久了,大家有時候卻索性把龍塘粉叫做海南粉。
世伯作為龍塘粉第五代傳承人,他想著要把龍塘粉發展起來。 2002年世伯開始海口、廣州兩地跑。世伯說,因為當時家里經濟條件不好,加之龍塘粉在海南當地并不出名,世伯就想著將龍塘粉推出去,發揚光大。
2004年,一名廣州老板恰好來到他的店里吃了他的粉,讓他去廣州酒店做師傅。世伯想著出去學點本領,另外可以更好推廣龍塘粉。不久后,就帶著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和老婆去了廣州。將店暫時留給弟弟經營。
廣州這一呆就是7年,世伯吸收了港、澳、粵的先進文化,其龍塘粉的味比原來的鮮美得多,久而久之,廣州一帶他做的龍塘粉在酒店里也越來越有名,因為技藝高超,味道獨特,受到一致好評,還得到一些港澳食客的追捧。2007年8月25日的《廣州日報》C5美食專版還專門介紹了海南人酒家的海南龍塘腌粉。世伯說,曾有老板開價十萬元買斷他的腌粉秘方,但他沒賣。他說他想做品牌加盟連鎖店。
始終心結:打造龍塘粉專利品牌
2010年世伯毅然放棄在廣州風風火火的工作,選擇回到海口,決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談到當初選擇回來,世伯說一是故土難離,二是不想再給別人打工。
回到家鄉的兩年時間里,世伯繼續接手這家百年老店,逐漸的客人也越來越多,世伯發現當地居民不會再把龍塘粉叫成海南粉。
世伯說,十年前也并沒有想著要把店做大做強,只是簡單的他想著去外地推廣海南粉,使生活能過得好點。十年后,觀念轉變了,有了自我保護的意識他,希望能夠將龍塘粉技術傳承下去,。
“目前我正準備先注冊一個商標,已經請專業人士設計好Logo了。就是世伯的人物卡通圖像,其次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將龍塘粉申遺,把我的老店做大做強。”世伯說。
世伯介紹,這家百年老店,最早是他們祖父被為生計而開的。而世伯從十幾歲時就開始會做粉,也一直跟著做,一直傳下來經營到現在。現在由他接管。
當天,記者也親眼見到一回龍塘粉的制作過程。據介紹,首先將大米用水跑過兩天兩夜,接著將之在石磨里一勺一勺地碾成漿,然后將之放進布袋里扭緊,用杠桿加壓至米漿干固為止。其次將之放進大竹筐里,然后放入大鍋里用水約浸其三分之二體積時,再用適量的火候。第三,將剛煮過的漿團進行人工攪拌機攪拌,再用麻袋過濾,成半生熟的粉料。第四,在大鍋盛五分之四水量加火至水沸95度時,再用一個特質的器具使粉料成粉流在高溫鍋里形成了粉條。第五,制作成品后,將煮熟的粉放入冷水進行冷卻,再將之放入竹筐里面,海南龍糖粉就成功出爐了。
?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