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他鄉傳承瓊劇文化
????眼前的臺上的吳慧倩飾演的旦角唱功了得,儼然不像一位“新手”。這位1982年出生的女孩,已是一位有15年瓊劇表演經驗的“老行家”。
????“這次回來發現我們的瓊劇團發展越來越好了,燈光、舞臺、表演方式都有很大改進。”在短短的幾天,吳慧倩與團友先后與海南碧玉瓊劇團、海南瓊海市瓊劇團、海南文化藝術學校等交流。
????吳慧倩是瓊劇科班出身,曾在海南文化藝術學校讀瓊劇表演專業。畢業后,在父親創辦的海南文昌市實驗劇團唱了5年瓊劇,“但是當時的瓊劇市場不景氣,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行。”2007年,吳慧倩來到了新加坡,希望在這里能尋找自己的新天地。再次擇業中她選擇了當幼兒園華語老師。
????剛到異國他鄉的吳慧倩,唱慣了瓊劇,總是喜歡在家里的陽臺上、梳妝鏡前,“依依哦哦”的哼上幾句。
????但在獅城僅有22萬海南人,“單是聽到海南話都很難,何況是聽瓊劇”,吳慧倩感慨地說道,初到新加坡,瓊劇已然成為濃濃的“鄉愁”。
????初來乍到,實在找不著哪里有演唱瓊劇的地方,吳慧倩甚至想去上海越劇團哼上一曲。尋尋覓覓,終于找到了僅有5人的新加坡瓊聯聲瓊劇團,吳慧倩尋找到了鄉音,但也目睹了瓊劇在國外的“式微”。
????據介紹,受新加坡多元文化的融合及海南話較為小眾的影響,瓊劇的受歡迎和被接受程度遠在京劇、粵劇、越劇、潮州戲等戲種之下。目前僅存5家瓊劇團,且多為非盈利性質,很多演員老齡化嚴重,從當年唱“小生”變成如今60多歲的“老生”。
????而在新加坡演出一場瓊劇,從音響、燈光、藝術指導甚至包括演員,都要靠“租”,若選擇在大型歌劇院濱海藝術中心演出一晚,需花費10萬元人民幣。在能容納1000多人左右的小型劇場,則需2萬元人民幣,且票房都不理想。
????“所以,今天我們在從海南瓊海市瓊劇團交流回來的路上,我們的董事長還在和我說,如果再不抓緊行動,10年后新加坡的海南人沒有瓊劇聽了。”在所有業余時間里,吳慧倩全身心投入到傳承瓊劇文化的行動中。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