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诰W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诰W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山蘭節”民俗味漸遠去 傳統文化流失引人憂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見習記者范 敏 陳 彬 記者 陳 耿 時間:2013-01-07 15:53:02 星期一

    ?

    ?

      那文村穿黎族服飾的符阿翁老人。陳彬 攝

      一家煮飯全村香

      走進那文村,一排排的獨家小院整齊劃一,道路是窄窄的水泥路,家家戶戶都在自家小院種了花梨木或者橡膠樹,零零散散,或大或??;挨著馬路每家又有一小片菜園,種著蔬菜瓜果,頗有一番世外桃源之感。

      豬肉是慶祝山蘭節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這里的村民現在依然保留著傳統的褪豬毛方式。

      “把豬殺了之后,放稻草在豬身上燒火,干燒,然后拿刀就可以把豬毛刮掉。這個火叫‘香火’,燒的時間短肉不香,時間久了肉不鮮,這有一個度,需要根據經驗來拿捏?!贝迕穹菤J說,此時他正在給五腳豬褪毛,空氣中彌漫著毛發燒焦與肉香的混合味道。

      除了殺豬宰牛之外,村民們飯桌上的美食更多與山蘭有關,比如要吃山蘭飯、山蘭糕,喝山蘭酒,吃“魚茶”和“肉茶”(用魚或肉泡制)或山鼠肉,這些傳統的飲食習慣至今依然保留。

      “陶鍋燜出來的飯更香,一家煮山蘭飯全村香?!贝迕穹麃喛说拇笈畠赫f,此時她正給家人盛飯,鍋蓋掀開,一股米香撲鼻而來,清新香甜,軟軟的、糯糯的。盡管電飯煲煮飯在村里逐漸盛行起來,但還有少數人家保留著用陶鍋燜飯的方法。

      遠去的年節味道

      “小時候過山蘭節,人人都穿黎家的新衣服,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小孩結伴蕩秋千,互相串門拜訪親友,好不熱鬧。現在冷清了,也沒人唱黎歌跳竹竿舞了,大家就是吃吃飯喝喝酒,圖個團聚的氣氛?!苯衲暌?0歲高齡的符亞嚇老人感嘆道。

      以往的山蘭節,大家穿黎家新服、歡歌載舞,隆重而熱鬧,傳統的風俗大都保留著,而如今,一切都已改變。

      “種山蘭的人越來越少了,我自己家也不種了,改種水稻。時代不同了,現在政府不讓砍山了,保護環境,而山蘭只適合種在山上,另外山蘭的產量很低,畝產僅100多公斤,一年也只能種一造?!狈菤J說。在他看來,山蘭的產量只夠糊口,而水稻的產量高,除了自己家吃外,多余的還可以賣掉,增加收入。

      “山蘭節本是慶祝山蘭豐收的日子,如今這個意義越來越淡薄了,更多的是家人在此期間團聚,親朋好友互相走訪,吃吃飯喝喝酒,這個節日就算過去了,山蘭節離山蘭越來越遙遠了,明年不打算回來了?!痹谖逯干绞猩洗髮W的符麗麗說,此時她剛去朋友家串門回來。

      山蘭節期間的不少特色民族飲食過去都是用山蘭稻來做的,現如今原材料大多換成了糯米,包括被譽為“黎族香檳”的山蘭酒,也很少再用山蘭稻來釀,原材料大多換成了糯米。

      喝山蘭酒的傳統方式也已改變,村中老人回憶,過去喝山蘭酒是用竹管來吸。釀好的酒儲藏在陶壇中,插兩支小竹管,飲時“以竹筒而吸之”,頗有蘭亭“曲水流觴”之韻致、“竹竿一吸勝壺觴”之樂趣。而如今喝酒都用塑料杯或塑料碗,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未嘗不是一種威脅。

      符亞克是村里唱黎歌的能手,吃團圓飯期間,她為大伙唱了支黎歌,歌聲清脆悠揚。“我是跟村里的老人們學的,現在的年輕人會唱的越來越少,有點可惜。”符亞克惋惜道。

      記者走訪了那文、白查、俄查三個村,只見到85歲的符阿翁一人還在穿著黎家傳統服飾?!艾F在就穿著這件衣服還感覺像過這個節,不如從前熱鬧啦?!崩先撕軕雅f。此時,她正一個人坐在屋里看電視。

      傳統民俗文化不斷流失

      “我把白查村整個走了一遍,這次來是想找一些傳統的民族器具,我擔心下次來的時候就再也見不到了,也感受不到濃厚的節日氣氛?!焙D鲜∶褡宀┪镳^副研究員羅文雄說。

      這是羅文雄第七次來到白查村,第一次是在2001年,那時候的斟酒器、藤蘿、陶缸、陶鍋等民族特色器具還完好,如今,這些器具破敗不堪,不復以往。

      羅文雄說:“傳統文化的流失乃至消逝讓人很心痛。保護傳統民俗文化既需要政府的重視,也需要民眾的支持,需要加強對中小學生進行民族歷史文化的教育,讓年輕人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從而增強傳承、保護民族文化的積極性和自豪感?!?/p>

      三亞某旅游演藝公司來白查村做實地考察后,打算把黎族山蘭節的民族特色文化在景區展現,讓更多的人了解黎族同胞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傳播保護傳統民俗文化的觀念。

      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符策超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缺乏一種有效的推廣模式,正確引導人們學習非物質文化的傳統技藝,并轉化為切實可行的經濟效益,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主動學習,才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綿延不斷。

    ?

    ?

    ?

    ?

    相關鏈接

    海南東方:千年傳統節日山蘭節韻味正消失
    大學生上演“漢服秀”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海南首屆國學文化節舉行 全面解讀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旅游展現海島獨特魅力
    海南瓊海2012年南海傳統文化節開幕
    瓊海2012年南海傳統文化節開幕 上千漁民參加活動
    海南瓊海將舉辦南海傳統文化節 展現古老民俗文化

    ?

    (編輯:王藝珊)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