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崽崽講述父親往事時,眼眶不時泛起淚花。 陳耿 攝
?
??? 再度革命
鄭任良漸漸恢復起來的產業遭人暗算,玉沙村一些土豪劣紳妒忌其事業發達,竟勾結國民黨當局以“通共”之罪名,1948年將其逮捕入獄。
“在獄中,黨的地下工作人員嚴堅同情鄭任良的遭遇,常常安慰他,并以革命思想啟發,兩人遂成患難之交。嚴堅出獄后,繼續從事地下斗爭。不久,嚴堅調到瓊崖縱隊司令部任職,給已經出獄的鄭任良寫信,希望他主動跟府海特別區委聯系,為解放海南出力。1948年夏,府海特別區委派永秀鄉助理王運興到海口找鄭任良,把嚴堅的信轉交給他。鄭任良讀罷嚴堅的信,非常高興,立即向府海特別區委寫信,主動要求分配革命工作。從此,他經常向府海特別區委匯報府海敵情,特別區委則委派交通員專門和他聯系。”書中這段對鄭任良的記述,說明他出獄后重新參與社會變革之路。
鄭任良和府海特別區委取得聯系并接受了黨交給的任務后,積極開展工作。由于他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和聲望,使他能有機會接觸國民黨某些上層人物,在國民黨軍隊中也有他的故交和老鄉。在他的發動下,不少朋友和老鄉參與了他的活動。尤其讓他慰藉的是,他30多歲的妻子廖瑞珍精通海南方言,正好彌補了他不會說海南話的不足,這是接應共產黨時的必要條件。往往是,鄭任良從國民黨軍官手中購得大批槍支彈藥,如果還來不及將槍支運上山,夫妻倆便將槍支掩埋起來;而山上來接應的人首先與廖瑞珍接頭,她像一個老練的地下黨,總是能細致妥善地完成任務。
“1949年初,在中共府海特別區委領導下,‘反美蔣同盟小組’成立,鄭任良為組長,主要成員有國民黨海口大英山炮臺臺長李運元少校、文昌鋪前炮臺副臺長吳一生少校、海口軍用機動電臺臺長鄭炯昌,服務員楊某、李某,鄭任良的妻子廖瑞珍,報社記者葉可、彭一聲等。……鄭任良和‘反美蔣同盟小組’陸續為府海特別區委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軍事情報,幫助購買大量武器彈藥,僅在秀英新村國民黨軍戰備倉庫一次就購買子彈2萬多發。鄭任良還表示愿意將自己2000多畝的鹽堿地賣掉,支持革命。”(《中國共產黨海口歷史》)
海南解放前夕,在海口的國民黨特務活動非常猖獗。中統特務楊發標利用同鄉關系,租住鄭任良在月朗村的房屋,暗地監視發現了鄭任良的革命活動。1950年春節前夕,鄭任良、李運元等收集60多支卡賓槍和5箱子彈,藏在鄭任良家,準備春節后通知府海特別區委派人運走。不料被楊發標發現告密,國民黨海口市警察局出動軍警幾十名包圍其住宅而被捕。
當時他剛過61歲,廖瑞珍年方34,這也是鄭任良和妻小在人世間度過的最后一個春節。正月十一夜里,鄭任良最后一次穿上妻子為他縫制的新衣裳,戴上眼鏡,別上鋼筆,從容地面對憲兵。他被五花大綁,懷抱孩子的廖瑞珍一同被捕,她堅定地走在丈夫身邊。幾十年后,崽崽說:“母親當時也不明白為什么父親非要讓她帶上還是嬰兒的我,也許他想敵人會因此憐惜一個年輕婦人的悲哀?”
這樣,崽崽也就成了當時年齡最小的“小蘿卜頭”,由于身處不同的監獄,他們并不知道鄭任良的死活。后來,母親還是從有關的回憶里,知道丈夫臨刑前的情景———馬白山將軍在他的回憶錄《浴血大戰》中這樣敘述鄭任良先生:“他被捕后,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盡管遭受敵人嚴刑拷打,百般摧殘,但他始終不向敵人吐露半句真言,最后慘遭敵人殺害。他犧牲時,雖然不是一名共產黨員,但他的英勇行為,卻充分體現了一個革命者的崇高氣節。”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01/14/31da8fdb4bb7b7ca874d6f7f8f34bcc4.jpg)
?
?
瀏覽量 老夫少妻
藤樹相纏
鄭任良和他的幾個手下犧牲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他們都來不及看一眼海南明朗的天了!而抱著吃奶的孩子在監獄里熬到農歷三月初七(也即4月份海口解放前夕)才出獄的廖瑞珍,一心想著與丈夫團聚,卻被親人無情地告知:鄭先生已經在一個多月前被國民黨槍殺了!
直到1979年,鄭任良才被當時的廣東省人民政府追認為烈士,而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因為身份的失落、社會地位的變遷,廖瑞珍遭受了很多不公正待遇。他的遺骨也因為時代的顛沛流離而數次遷移,大部分時間都由廖瑞珍帶在身邊。崽崽在《追認烈士日記(1978-1979)》中記錄了家人為父親的烈士身份正名的心酸,并在后記中寫道,在被追認為烈士之后長達15年的時間里,鄭任良仍然無法作為烈士安葬在金牛嶺烈士陵園,因此,其遺骨又在廖瑞珍的床邊放了15年。直到1994年,在當時海口市民政局局長的親自過問下,鄭任良的遺骨才得以安葬在金牛嶺烈士陵園。這座陵墓,由兒子崽崽親自設計,親自施工。
“入山看見藤纏樹,出山看見樹纏藤,樹死藤生纏到死,藤死樹生死還纏。”
這首取自于九腔十八調的客家山歌,是鄭任良生前最喜歡唱的。走進山的時候看見藤纏著樹,走出山的時候看見樹纏著藤;如果說樹木先死的話,那么生的藤也要纏著樹木到死亡;如果說藤先死的話,那么生的樹也會被死了的藤纏到死亡。崽崽說,這首原本形容阿哥阿妹情意深長的愛情山歌,其實更是父親一生保家衛國、抗擊侵略、執著追求、視死如歸的真實寫照。
?
?
?
?
相關鏈接:
作協一作家評職稱考英語計算機 連考12年未通過海南作家杜光輝作品登上中國小說排行榜瓊高院兩作品獲新聞作品獎 徐海鷹獲散文作家一等獎徐海鷹作品獲中國散文作家論壇征文賽一等獎著名劇作家鄭懷興談《瓊州海瑞》《瓊海作家文叢》出版“作家”富豪榜:切莫褻瀆作家之名中國作家莫言獲頒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電影《三六巷》三亞開機明年上映 ?曾經莫言等作家評選?
(編輯:王藝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