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南臨高諺語:散落在民間的珍珠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記者況昌勛 通訊員 董光肪 時間:2013-01-21 17:07:14 星期一

    ?

    ?

    1987年《臨高縣民間文學選》海南日報記者 況昌勛 攝

    ?

      海南臨高語族群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大量的民間諺語,這些一代代先人凝聚了生活智慧的語言精髓,淺顯易懂,字字珠璣。

      早在26年前,臨高縣文化部門就開始收集和整理臨高語民諺。然而,有些民諺限于語言之間的轉化困難,讓收集者不得不忍痛割舍,而這些難以翻譯的諺語,恰恰正是臨高語族群文化的獨特之處和精華所在。

      臨高諺語說:葫老做瓢,話老做藥。在臨高,大凡上了歲數的人,說話時常用比興的語詞,引用世代相傳下來的格言,闡述人生哲理,律己誨人。這些“老話”,其文化屬性是臨高方言的成語典故,“飲”之品之,受益良多,臨高人也稱其為“藥話”。

      臨高人是較早移民到海南的族群,在千百年歷史中,積累了大量的生產生活經驗和人生哲理,這都通過諺語、俗語、歌謠等民間文學形式廣為流傳。然而,隨著社會發展,一些歌謠諺語開始慢慢失傳,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文化人對此都感到惋惜。20多年來,收集臨高歌謠諺語的工作一直沒有停止,但是就如臨高文化部門退休干部全德亮所說,要把這些散落在民間的珍珠串起來著實不容易。

      26年前的文化搶救

      “九十歲要問一百歲。”全德亮時常會說起這句臨高諺語。意思是,做人處事要謙虛,多向老人請教。

      “臨高文化非常獨特,也非常豐富,但是受到外界文化的影響,一些身口相傳的文化在慢慢消失。”今年71歲的全德亮說,他在臨高從事文化工作50多年,都是請教老人,從他們的口中收集到許多文化珍寶。

      臨高民間文學,包括故事傳說、歌謠、諺語,只是通過口頭代代相傳,從未有筆耕。1986年,為了更好保護與傳承,臨高縣委、縣政府成立了臨高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作領導小組,收集臨高傳說故事、民謠、諺語等,時任臨高文體局副局長的全德亮任組長。

      “1987年1月,臨高召集了各鄉鎮文化站站長以及民間文學愛好者前來,舉辦培訓班,教授收集民間文學的方法。”全德亮回憶,當時大家很積極,沒有補助,全是義務的,那次培訓班一共有100多人參加。短短幾個月,領導小組就收到了民間傳說故事300則,歌謠100首,諺語400多條。

      當年8月,臨高縣又成立了“臨高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編委會”,著手編選《臨高縣民間文學選》,全德亮任編委會主任。在編選過程中,全德亮開始帶著工作隊,到各鄉鎮進行核實,目的是“擠掉水分”,努力保持作品原貌和保留民間文學樸素清新的風格。

      “例如,《王那會的傳說》《九牛不如一狗》等,就刪掉了收集者在里面加的辭藻和細節描寫。”全德亮說,臨高許多民謠只有平仄沒有押韻,在處理民謠時,工作組曾嘗試將搜集稿進行潤飾,使之有文采有韻腳,但是“拔高”的作品,民歌手無法演唱,因此入選的民歌多數沒有押韻,念起來不順口,但是用臨高話演唱卻非常有味道。

      最后,入選《臨高縣民間文學選》的有78篇故事、28首民謠、341條諺語。

     
     
    ?
    ?
    ?
     臨高是海洋大縣。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
    ?
    ??? 這些俗語沒法翻譯

      臨高諺語,是使用臨高方言創造和流傳的,言簡意明,富有韻律。借物寓理,是臨高諺語常用的創作手法,如“椰子老減水,人老要減氣”“三月雨水多,無米谷飼雞”等。

      全德亮介紹,從農村到城鎮,從農業到漁業,收集到的臨高諺語有事理類、修養類、社交類、生活類、自然類、生產類等300多條。

      不過,這次臨高民間文學的收集并不齊全。全德亮坦言,由于臨高民間文學都是通過臨高話口口相傳,而臨高語沒有文字,收集記錄需要翻譯成為漢字,“很多都是收集者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翻譯,有些臨高語,漢語并沒有相對應的詞匯,只能進行一些加工。”

      特別是,有些臨高諺語根本沒法用漢語進行翻譯,更是讓收集者犯難。全德亮說,對于無法翻譯的諺語俗語,在收集過程中就只能回避。讓人遺憾的是,恰恰是這些諺語俗語,才體現臨高話的韻味和臨高文化的獨特之處。

      例如,臨高話諺語音譯為“那捏(noa nian),丟對(diu dui)”。“‘那捏’直譯成漢語是‘少年’的意思,‘丟對’直譯是‘少歲數’的意思,最后翻譯成漢語就是‘少年,少年’。”全德亮說,但是在臨高話中,這個詞意義卻非常豐富,表示,“勉勵少年要謙虛,好好學習”。又例如直譯為,“白雞入洞”,譯成漢語都沒法解釋通,但是在臨高話中卻獨特的含義:快要得到的利益卻無法得到而惋惜,勸誡人意外之物不可信而貪婪。

      “有些翻譯成漢語后,再翻譯成臨高話,卻讓很多年輕人犯難。”全德亮說,普通話對應的臨高話有很多種表達方式,要翻譯成為原汁原味的臨高話歌謠諺語,不是很容易。由于當時條件有限,沒有錄像錄音,而有些收集者去世或臥病在床,有些記錄在冊的歌謠成了一個“謎”。

      

    ?

    ?

    清新秀麗的臨高漁姑。 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

      歌謠諺語正在消失

      “叫叔嬸,叫伯妣,叫爸爸,叫媽媽。欲出門,要查查。欲行路,看前方。腳踩地,頭頂天。入深山,要耳聽。遇蟲蟻,勿要踩。做園田,扛犁耙。……欲收谷,先播秧。吃芋頭,自己種。種石榴,種柑橘,種黃皮,種菠蘿。”這是過去在臨高流傳的一首童謠,教導小孩要懂禮貌,為人處世要實在,勿要好吃懶做。

      63歲的南寶鎮樂全村村民王其光在記者的要求下,絞盡腦汁,也想不起有什么兒歌。“有肯定有,但是現在都忘記了。”王其光說,“年輕人更是聽都沒有聽過。”

      除了童謠、民歌,諺語也有消失的跡象。加來鎮退休教師王國祥說,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臨高土生的“藥話”,年輕人已經很少講了,恐怕要失傳了。

      近年,王國祥陸陸續續采集了一些諺語俗語,寫成了《老話做“藥”》《臨高方言語匯選輯》等小文,“字斟自飲”之遐,也希望那些涉世不深、未吃過苦的年輕人,讀一讀,對飽經世故的過來人,也重溫回味。

      王國祥認為,這些“老話”是“臨高人”一代又一代人飽經世事的歷練所凝成的語言精髓,如“睡圓床,蓋響被”(圓床是簸箕,響被是蓑衣)、“腳濕嘴才濕”等,這是一份厚重的文化積淀,對人的啟發、教育、勸告,有觸類旁通的作用,似一劑劑苦口的良藥,飲之品之,可以得到語言的教化和性情的陶冶。如果失傳,實為可惜!

      臨高縣委、縣政府收集歌謠諺語的工作也一直沒有停止,2007年普查時,針對歌謠還進行了錄像或錄音。如今,全德亮也是退而不休,退休十多年來,還一直參與到臨高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的工作中,他說,要把這些散落在民間的珍珠串起來。

    ?

    ?

    ?

    ?

    相關鏈接:

    從海南地名中探尋臨高語族群遷徙路徑
    海南臨高語:漢人說的非漢語
    海南島臨高語族群分布圖
    臨高漁歌節舉辦漁家女織網比賽 一等獎3000元

    ?

    (編輯:王藝珊)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DV内射一区区| 中文字幕伊人久久网| 看黄网站在线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毛片| 亚洲AV无码不卡|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99视频精品在线|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 波多野结衣在线女教师|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黄录像欧美片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再灬再灬再灬深一点舒服|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最新中文字幕av专区|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男高中生大粗吊gvlive|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黄色毛片免费观看|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视频一|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波多野结衣无内裤护士| 啦啦啦最新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扒开老师挠尿口到崩溃刑罚|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另类| 免费a级毛视频|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αv视频| av72发布页|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