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子里的鶯歌海人精神
鶯歌海人,不光用汗水換來了白花花、亮晶晶的原鹽,同時也給后人留下了更加寶貴的精神財富:鶯歌海精神。而這些,是從建村一開始就奠定了的。
1733年,正值清雍正11年,海南島連年受旱,民不聊生,瓊山沿海漁民不甘坐斃,千里迢迢駕船遠航,從瓊逃荒來崖,遠謀生計,意圖尋覓新地、開疆拓土而居之。
1734年春,幾批漁民從瓊山縣開漁舟沿海南航,在海洋中邊捕魚、邊視察,在海霧迷濛之中,不畏風吹雨打堅持航行,后來在茫茫海面之中,忽見鶯歌角軼似一條沙龍蜿蜒起伏在海峽之中。促舟登岸,駐扎當地幾經觀察之后,覺得此地正是理想中的新家園。遂于1736年丙辰,清朝乾隆登基之年,返回瓊山老家,通知親友整理行裝,準備停當之后,各自攜帶家眷,分為水陸兩途開程,踏上新的艱辛旅程。
鶯歌海自清朝乾隆開元之年,由符姓先祖立地開村定居,至今有270余年,其間經歷了三個朝代和一個抗日戰爭時期,除了朝出暮歸,搏擊大海,以生命為代價在巨浪萬頃之中討生謀存,鶯歌海人還和海盜村匪、日本鬼子及國民黨官僚周旋抗爭,爭取自己生存的平安和尊嚴。
(編輯:王藝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