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5-05/05/25dc4501e30a7055d1e07a77b4190a3c.jpg)
迅車e族呂繼強
5月4日,恰逢五四青年節,記者采訪了畢業于海南師范大學的80后青年呂繼強,迅車e族的市場經理呂繼強就創業方面的經歷以及所思所想與青年們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個人經歷:從無到有,抓住正確的方向
記者初見呂繼強經理時,他正在辦公,業務電話絡繹不絕,“感覺時間不夠用,恨不得一天掰成三天。”他說道,并將自己過去在校以及前期的創業經歷娓娓道來。“在2005年來到海南的時候,我手里只有我哥給的1000塊錢,連學費都還沒有著落。于是我從進入校園開始便做起了兼職,推銷過電話卡和洗浴用品,只要有賺錢的機會我都會想要去嘗試。但我不去撿垃圾收廢品,我覺得那不是大學生該去做的事,我應該做一些有思考的事情。”
他說著自己的“創業“經歷,最早是開始于一次“豪賭”:當時剛進入校門的他,找了關系非常好的幾個高中同學,把他們的大學學費湊在一起,到深圳買了20臺二手筆記本電腦,自行拆卸組裝,最后以每臺2000元的利潤成功賣出18臺。這一次的成功經歷基本奠定了他日后的方向,“換做現在,讓我再這么賭一次,我未必敢,這種想贏敢賭的心態不是什么時候都能有的。但要沒有這一次小小的成功,我的人生會完全不一樣。”
他從2006年開始做人人網的校內推廣,到2008年又參與聯想集團的公益活動。這兩段主要的兼職工作經歷,為他的事業起步積累了不少的企業經營管理制度等理論經驗。他說:“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他逐漸摸透了主流企業的制度管理體系,細化到人員對接、進度跟蹤、發票開具以及預算控制等,都是非常好的學習體驗。”
結束了在人人網的工作以后,他開始認真地思索未來自己創業的可能性。當時,人人網在本地市場的宣傳工作規模縮減,各高校的校園大使何去何從的問題一下子就凸顯了出來。他起身四顧,對伙伴們說:“我們有錢有槍有地盤,還怕沒有番號嗎?”于是便牽頭整合本地資源,帶領老班底開始做海潤集團的校園推廣,在保持人員架構現狀的的情況下,實現了業務層面的順利對接,打響了創業路上的“第一槍”。
事業和家庭:無為而治,讓時間發揮作用
迅車e族,這是呂繼強經理目前正在著重打造的品牌,目前已經小有規模,有了一定數量的員工和穩定的辦公場所。“這里是2014年8月搞起來的,當時組建團隊,我就從原有的人員基礎上抽調骨干,技術和市場都兼顧到了。”他說,“我另外還對12家公司持有股份,但這些主要都是融資過程帶來的股份,也算是一種長期投資吧。”
他說,在創業的過程中,所要做的事情、面對的壓力,其實無外乎就那么些。“做好每件事,讓時間發揮它的作用,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他在談到朋友們眼中的自己時,笑了笑:“他們說我天生就是做生意的人。”
對于事業,他自己并沒有一個非常詳盡的規劃,“要說到目標和夢想,基本上好像沒有,但我覺得夢想有一個很好的作用,它可以讓人為了它,去忍受一些原本不能忍的事情。”
當說到家庭,他表示,現在自己對家庭對工作的做法基本上可以概括成“無為而治”。說到自己的孩子,他說:“我會支持他的夢想,不管他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他的辦公室書架上有許多書籍,大多屬于歷史哲學類,也有一些經濟學的書籍參插其中。他說自己平時喜歡多讀歷史,以史為鑒,但現在因為工作繁忙,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好好地坐下來,翻開一本書了。
給青年的創業建議:要多思考,想七分做三分
說到五四青年節這個特殊的日子,呂繼強經理也給廣大年輕人提了一些建議:現在的社會風氣中,創業仿佛成為了一條主流的路子,許多熱血青年在沒有考慮清楚之前便一頭扎了進去,往往事情就開始變得不可收拾。這樣簡單冒失地下海是很不妥當的,年輕人應該能學會三步走:第一看看行業的水深,第二掂量自己的能力,第三看看自己是否具有相應的資源。
呂繼強表示,綜合來說,創業不失為青年人闖蕩社會的一種選擇,但最好不要作為首選。青年人應該好好珍惜在校園的時間,積極吸收各個方面的知識,讓自己的學識構成立體化。多用腦子思考問題,在去做之前把各個環節想清楚,如有三分的精力放在了執行上,思考策劃得占到七分的精力。
?
相關鏈接:
殘工委授予海南殘友青年創業團隊“殘疾人之家”稱號張志軍:大陸市場為臺灣青年創業提供無限發展空間免費技能培訓+小額信貸 秀英扶持返鄉青年創業河北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報名火爆海口秀英幫千名返鄉青年創業 引導農村青年致富成才海南2012年將發放青年創業貸款超1.5億?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