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5-05/18/d654b41155dcdbf72cf48303fd597a61.jpg)
修繕后的騎樓老街是海口市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之一 張杰 攝
??? “清末民初的海口城區就是這個樣子了。”5月14日,站在海口市騎樓老街展示館的沙盤前,海口市騎樓辦常務副主任趙愛華向來自電影公社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著騎樓老街的前世今生。在即將舉行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電影節中,主辦方有意將海口騎樓老街設為供大眾投票的十大最佳候選取景地之一。
趙愛華十分看重這個機會。只要能夠為老街獲得關注度的機會,她都積極爭取。
對于老街目前的不夠景氣的經營狀態,趙愛華和她的團隊也在盡力尋求改變。
本土文化帶動
老街人氣
5月14日上午11時許,在位于水巷口臨著長提路一側的海口騎樓老街集散廣場里,一排灰墻打底的建筑已經逐一進入完工階段,街口的“騎樓老爸茶”館正在進行最后的梳妝,迎接月底的開門迎賓。而不遠處的酒店也在朝著開業邁進。
目前,海口騎樓老街的集散廣場建設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不斷推進——上萬平方米的騎樓1896老爸茶館將于5月底開業,在這里人們不但能夠體驗海南地道的老爸茶文化,還能欣賞到竹竿舞、椰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行的表演;以騎樓文化和南洋文化為主題的酒店也預計在年底開業,每間客房就如一個個獨立而個性迥然的個體,深藏著一個個或壯闊,或華麗,或令人惋惜的動人故事……
“等這個集散廣場建成后,會有好幾家大型企業進駐,并且可以提供300個地下停車位。大型商家的進入可以為這里帶來大量的游客,以此帶活這一帶的老街商業氛圍。”趙愛華對這個集散廣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5-05/18/9b177a4cb41206bebdeb1a3f3d0c2247.jpg)
頭腦風暴創意點子的網友,用素描的手法,畫出了心中的騎樓老街
??? 演藝方式生動
展現老街海南文化
“以后在這里喝老爸茶的客人,還可以欣賞到很多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演。”在騎樓集散廣場內已經完成內部裝修的老街文化茶館里,趙愛華指著位于一樓大廳的大舞臺說道,“竹竿舞、八音、哩哩美、疍家咸水歌等等,都可以在這個舞臺上進行表演展示。”
演藝,成為老街下一步展示文化的一種重要方式。目前,海口市騎樓辦正與藝術創作團隊策劃一場別有創意的音樂劇,講述老街故事。
“這臺音樂劇的舞臺就在老街的騎樓里,和傳統演員在上觀眾在下的舞臺不同,這臺音樂劇的舞臺是多空間的,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在不同的騎樓內,在不同的時間段內,演繹不同的故事。可以說,整條老街都成為這臺音樂劇的舞臺。”在趙愛華看來,這場音樂劇將成為讓游客留下來的很好方式,“音樂劇在一天內不同的時間段在不同的騎樓內上演不同的故事。游客如果想完整地看完整臺音樂劇,就要在老街待上半天的時間。在這期間,他們可以在各個商家進行消費,或者喝咖啡,或者用餐,或者購買工藝品。”
除了專業的演藝團體和演繹者,老街的很多商戶們也希望整條老街甚至都能夠變成一個展現民國時期街景的舞臺,比如讓這條街上的保安和服務員,都換上民國時期或者南洋地區的服裝。
對于老街目前的商貿狀況,趙愛華認為,要把原本相對落后的業態,政府和企業能夠做的,并非強硬地將這些舊業態趕出去,而是要通過營造新的商業環境和對原有商戶和居民進行引導,“要讓他們看到未來的趨勢。在老街改造后進駐新商戶以來,已經有很多原本經營燈具、五金的商戶自行搬出了老街。因為這里的環境已經明顯不再適合原本的業態了。”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5-05/18/a67ded2e3e153ebf4e3ae426604a242f.jpg)
海口騎樓老街中山路進行《末代格格》的微電影取景拍攝? 張茂 攝
培養老街
商戶的文化自覺
在經過了長達5年的文化挖掘和收集工作后,趙愛華發現,更重要的,還在于培養工作、生活于老街的那些人們的文化自覺,在于推動老街商圈的新業態發展。各種文化展覽和交流活動也正是出于這個目的。今年底,海口騎樓老街又將迎來一次重要的活動——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保護同盟年會。
“在老街舉辦這樣一個會議,其意義在于促成全國各個歷史文化名街的文化交流,讓我們海口騎樓老街也能通過這樣的交流借鑒各地名街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從而促進老街未來發展。”趙愛華當初極力促成這個年會在海口騎樓老街召開,正是抱著這樣的目的,“商戶們也可以與外省的眾多文化名街商家進行交流,?搭建起自己的關系網絡。”
趙愛華期盼著這次的年會將對老街未來的發展起到激化的作用,“通過發動老街的商戶們參與到這場年會中來,提高他們的共識和責任感。同時,也進一步推動政府層面的高度重視,讓其意識到老街的發展不只是一家企業或者一個小小機構的事情。海口與國內歷史文化名街的交流非常之少,我希望這樣的會議能夠引起海口各界人士的關注,推動海口與國內其他地方進一步的深入交流。”
借鑒文化與商業
互動的成功模式
“文化和歷史需要去挖掘,但要推動商業業態,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合理規劃。老街的建筑只是形式和載體,真正決定游客是否能夠留下來的,在于老街的業態。”老街商戶張小林認為,在國內很多成功的名街,如成都的寬窄巷子、南京的1912酒吧街、武漢的戶部巷等,都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可供如今的海口騎樓老街進行借鑒。
張小林介紹,南京的1912酒吧街,開發的目標和規劃就定位為“昔日總統府邸,今朝城市客廳”,在這里,酒吧街成為“總統府”的一個重要配套設施,從一開始就有著明確的商業規劃,政府引入專業的機構,將這個片區設計成有文化品位和歷史底蘊的休閑場所。如今的1912酒吧街,已經成為品牌街區、城市名片的代名詞。
在武漢著名的“早點一條街”戶部巷,2003年經過仿古改造后,也成為了“漢味小吃第一巷”的品牌。這其中,除了其原有的美食文化淵源外,政府對當地業態的扶持也十分重要。張小林介紹,改造后的戶部巷依然延續美食文化,并對進駐的商鋪給予了免租10年的大力扶持,于是,一個本來只是為了解決市民早餐問題和下崗職工就業問題的戶部巷,漸漸成為了當地的著名景點。
同濟大學教授、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儀三也曾以蘇州平江路為例,提出了供海口騎樓老街借鑒的做法。他介紹,蘇州平江路原有的餐飲很單調,但隨著第一家畫廊的出現,緊跟著出現了文藝酒吧,隨后地方戲昆曲、蘇州評書也被吸引而來,建成博物館,定期演出,然后再是其它文化業態,并不斷發展壯大。街面上有了豐富的內涵,成了市民、游客休閑的好去處。
?
相關鏈接:
騎樓老街的新方向——用文化激活老街的未來
農歷大年初二許多市民和游客來到海南海口騎樓老街
海南省博物館里的騎樓老街
去海口騎樓老街 感受海口變遷
騎樓老街“德興布廠”等60個老字號修復完成
?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