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5-06/08/3586a5e045aed2550c8eeaef9a0f4e0b.jpg)
車號為6499的建設型蒸汽機車側面
國產首款干線機車
車號為6499的建設型蒸汽機車,是我國第一臺自己設計的干線機車。機車全長29.18米,1986年于山西大同機車廠制造,構造速度每小時80公里,模數牽引力324千牛,最大輪周功率達到2190千瓦,1988年停產。1996年1月配屬于海南鐵路總公司,擔負石碌至三亞214公里客貨車牽引任務。2003年5月正式停運,是海南鐵路史上最后一臺停運的蒸汽機車,從此海南鐵路正式結束蒸汽時代。
蒸汽機車是利用蒸汽機把燃料(一般用煤)的熱能變成機械能,而使機車運行的一種火車機車。它主要由鍋爐、蒸汽機、車架走行部和煤水車四大部份組成。我國主型蒸汽機車先后發展了八種型號:前進型、建設型、解放型、人民型、勝利型、躍進型、蓉建型、星火型。
??? 海島鐵路的緣起緣滅
海南由于地處偏遠,其經濟社會發展長期以來落后于內陸地區,在歷代朝廷眼中,是可有可無的化外之地。
隨著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國人方啟動海南資源開發之心。
1884年中法戰爭的失敗,以及隨之而來的海防危機,促使清政府開始重視海南,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便是在此背景下,主張修建鐵路,開發海南,借發展固防御以抵外敵。在其修鐵路的方案提出“筑鐵路至海南腹地”一說。然張之洞開發海南之舉并沒有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終因財政窘迫,官力難支,地處貧瘠,各項建設虎頭蛇尾,興修鐵路的計劃也隨之泡湯。
民國初年,袁世凱復辟失敗,隨即軍閥混戰,各據一方,1917年至1920年,孫中山深居淺出發憤著書,以實業建國為志,寫出了他理想中發展中國的偉大計劃《建國方略》,洋洋灑灑十萬余字,中國鐵路的宏偉藍圖中早已對海南鐵路有所規劃:“于化州須引一支線,至遂溪、雷州。達于瓊州海峽之海南……于海南再以渡船與瓊州島聯絡”。惜孫先生積勞成疾,身患不治之癥,亦唯留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遺囑。
1936年,時任國民政府全國經濟委員會常委的宋子文和廣東省財政廳廳長的宋子良赴瓊視察,宋家兄弟此行欲以建設為愿,推動家鄉發展,遂引起各界關注,可惜次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海島人民的鐵路夢又一次幻滅于聲聲炮火中。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