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5-07/29/c65da4f98eaa8ca27cde95c33f284731.jpg)
白石溪地區革命烈士紀念碑? ?王凱 黃一笑 攝
英勇抗戰,粉碎日寇大掃蕩
為粉碎日寇的“蠶食”,中共瓊崖特委1942年6月1日發出了《關于目前瓊崖局勢的指示》,領導瓊文抗日根據地軍民全面出擊,積極主動開展游擊戰、反擊戰。在竹橋伏擊戰中,第二支隊在副隊長覃威指揮下,全殲日軍一個中隊,擊毀軍車兩輛,繳獲機關槍兩挺,長短槍30余支和一批軍用物資。同一天,第一支隊在瓊山二區伏擊日軍9輛軍車,擊毀三輛,斃傷日軍40余人,繳獲十多支步槍和大批軍用物資。接連的勝利振奮了根據地軍民的信心。
短短幾個月,瓊山、文昌兩縣的區鄉黨員干部就在反“蠶食”斗爭中犧牲了400多人。面對這種殘酷的環境,根據地的群眾沒有一個人出賣民族利益,出賣革命,郭冠英、云四婆等一批“堡壘戶”、“革命母親”成為了革命的堅強后盾。
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反“蠶食”斗爭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1942年10月至1943年1月,瓊崖特委和馮白駒率獨立總隊在堅持瓊文抗日根據地反“蠶食”的艱苦斗爭中,共擊斃日偽頑軍1200余人。在坡頭尾村的一次戰斗中,更是用步槍擊落了一架日軍飛機。
1943年3月,針對反“蠶食”斗爭的新變化,瓊崖特委制定了“堅持內線,挺出外線”的戰略方針,重點把主力轉向外線打擊日軍,開展新區工作,配合瓊文抗日根據地內的反“蠶食”斗爭。時任中共瓊崖特委書記的馮白駒在《關于我參加革命過程的歷史情況》中回憶,“我們的主力便撤出瓊文交界區,向澄邁地區移動,展開打擊日敵,并且取得一定的勝利。這樣,在某種程度上起著粉碎日敵‘蠶食’的作用,達到保衛瓊文交界區根據地的目的。”最終,瓊崖抗日軍民反“蠶食”反“掃蕩”斗爭終于取得勝利。
史料鏈接
瓊文抗日
根據地戰況
1939年3月中旬,獨立總隊第一大隊在瓊(山)文(昌)公路干線上的羅牛橋伏擊日軍的運輸車輛,擊毀汽車1輛,殲日軍大佐指揮官以下20余人;5月,第二大隊在海口市郊長村橋附近伏擊修路的日軍,繳槍7支;6月,第一大隊化裝潛入文昌縣城,襲擊日軍北門哨所,殲日軍數人。
日軍遭獨立總隊連續打擊后,出動1000余人對瓊(山)文(昌)地區進行“掃蕩”。為牽制敵人,獨立總隊以第二大隊一部西渡南渡江,至瓊山縣龍塘、十字路、龍橋、府城和海口郊區活動,威脅敵人心臟地區,并將游擊戰爭發展到海南島西部地區。
1939年2月至年底,第一、第二大隊在瓊文地區作戰70余次,殲日軍800余人,開辟了瓊文抗日根據地。
?
?
?
相關鏈接:
海南抗日革命歷史名人張開泰香港富家小姐放棄舒適生活 偷渡回海南抗日瓊文抗日根據地被日寇視為“眼中釘” 數千民眾被殺害抗日烽火映林莽——澄邁美合山區抗日根據地92歲抗日老兵講述攻打日本據點的經歷符確堅、盧勝、莊田——?在島外抗日的海南歸僑 ?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