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6-08/13/3f6409bdee9b28410effd7c293a9ca7c.jpg)
船形屋是黎族的傳統民居
一棟棟低矮的茅草房像倒扣的木船,坐落在群山環抱中、檳榔樹的掩映下--這樣的畫面曾是海南黎族聚居地區最常見的景象。如今,它即將消失在黎族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
黎族傳統民居是用藤條、樹枝、木棍扎制屋架,茅草覆頂,屋檐接地,檐墻合一,遠看像船底,因而被稱為船形屋。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仍有近七成的黎族群眾,居住在低矮、陰暗的船形屋里。如今在海南少數民族聚居地,已經很難看到原汁原味的船形屋村寨了,只有在偏遠的山區,還零星分布著一些茅草房。
去年10月,幾經周折我來到東方市江邊鄉白查村這個最后的黎族古村落,探尋即將消失的文化--黎族船形屋。
白查村是海南省東方市江邊鄉下轄的一個自然村,四面環山,風光秀麗。村中至今保存著81間船形屋茅草房,村民還在使用原始的獨木器具,并保留著古老的織錦工藝和原汁原味的黎家風俗。正因為此,白查村被專家譽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園”,長久以來吸引著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畫家、攝影師、民保人士和專家學者前來參觀、拜訪。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