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與生俱來的那份愛好揮汗筆耕”
“神話已經古老,南國天涯新的故事又開始……
你、我、他匆匆來了,來耕耘風雨,播種光明……繆斯的手從未拒絕陌生的臉孔。
開始吧,只有創造的手,才能翻開島國永恒的童話,讀到春的溫柔,夏的熱烈,秋的瀟灑,冬的莊重……”
1990年4月,三亞《鹿回頭》雜志創刊號出版,這是《鹿回頭》雜志社編輯部寫于創刊號目錄前的開篇語。彼時,步入20世紀90年代的海南掀起了發展經濟的大潮,三亞也不例外。
中國作協會員、時任三亞市文聯主席蔡明康今年80歲,依然身體健朗,聲音洪亮,如今主要從事散文創作和地方文化的挖掘整理。說起當年創刊往事,他仍激情涌動:“當時,在三亞全力追求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崖州文化圈包括三亞、樂東等地的文學青年創作活躍,需要一本刊物來承載他們的創作成果、發表他們的文學作品。此外,若想培養本土文學新人也需要一本刊物為園地。”于是,蔡明康便帶領文聯團隊創辦了《鹿回頭》雜志。
“蔡明康老師獲得過海南省文學開拓者十佳,他帶隊創辦的《鹿回頭》雜志,為三亞本土作家作者提供了一個發表作品的園地,也為三亞乃至海南培養了一批文學藝術優秀人才。”?20多年后,原三亞市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主任、時任三亞市委宣傳部理論科科長羅燈光在為書寫序時仍不禁感嘆道:“三亞有這樣一個群體,不為浮躁的環境所同化,不為喧囂的市聲所淹沒,不為繽紛的物質利益所迷惑,而為自找的那一份責任、靈魂的那一份騷動、與生俱來的那一份愛好揮汗筆耕,甚至不問收獲只問耕耘。人們欣然看到,這一方獨響的山水,呈現了一個燦爛的文學天空。”
(編輯:吳茜)